?
参考答案: (1)西北风。?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原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画图略?低气压或气旋。? (4) 自然灾害名称 寒潮(或沙尘暴) 台风
本题解析: (1)图示甲在亚欧大陆高压中心的东侧,吹西北风。且甲附近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 (2)天气系统A是一冷锋天气系统,现在在北京的西侧,当A到达北京时,云层增厚,出现大风降温,伴随雨雪天气。 (3)可先把乙图中气压相同各点相连,可以看出,在台湾东侧有一低气压中心,是台风天气或气旋天气。 (4)冬半年的快行冷锋,势力强大,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沙尘暴等;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强低气压中心往往发育成台风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3分)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和?,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②两处分别称为?和?。(8分) (3)图中虚线M表示?,实线N表示?。(6分)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3分)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4分) (6)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8分)
参考答案: (1)C (2)低气压 高气压 气旋 反气旋 (3)脊线 槽线 (4)云量就会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5)② ②处是高气压中心 (6)A 因为单位面积内等压线密集时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稀疏时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与等高线图中陡坡和缓坡的判断相类似)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在北半球向右偏的原则判断C正确。 第(2)题,图示①处等压线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②处等压线中心高,四周低,为高压中心。就气流状况而言,低压中心为气旋,高压中心为反气旋。 第(3)题,图示M为高压周围向外凸出的区域,为高压脊;N为低压周围向外突出的区域,为低压槽。 第(4)题,①处为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第(5)题,①处为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②处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温差大。 第(6)题,A处等压线较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同一幅图上,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疏,风力越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风力大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位于谷地的有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在甲处可见乙、丙、丁三处的地物 B.该地区地形破碎、沟谷发育 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 D.该地区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800米
参考答案:1、AD? 2、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
 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2.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 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 ⑦位于迎风坡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E.①② F.①③⑤⑦ G.①④⑤⑦ H.①④⑥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和下垫面状况,因两地纬度相同,故导致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只可能是下垫面的原因,两地地形相近,故只能是海陆位置和洋流。C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原因是因纬度较低,全年受来自暖流上空的信风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混淆季风和信风。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风速为3~20米/秒为可利用的风能,据此计算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读我国有效风能密度(瓦/立方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丙两地周边地区的风能电站,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有效风能密度 B.交通 C.市场 D.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