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青藏高原地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起伏和缓、山脉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地势高,冰川广布;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C项喀斯特地貌是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D项起伏和缓,山脉少是内蒙古高原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湖泊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A河流所在省区近年来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转入地,简述产业转入对该省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湖床抬升),湖水变浅,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水质下降;③湖泊面积萎缩和水质变坏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2)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②扩大就业;③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⑤可能对当地的生态与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看图并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143.2° E,38.1 °N)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中国国内更是上演了一次抢盐风波。
材料二:我国食盐的产地分布很广,从东北到海南、台湾,从新疆、青海、川藏到内蒙,出产着种类繁多的盐:海盐、井盐、岩盐、池盐等。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很多咸水湖,盛产池盐,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据统计,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池盐,足够我国十三亿人口食用四千年。目前我国原盐年产量约6800万吨,其中井矿盐产量约4000万吨(占90%),而加碘食盐需求每年仅为800万吨左右。
(1)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日本灾区当地人手表上的时间应该是?。该日期内日本东京昼夜长短情况是?。(2分)
(2)此时日本盛行的风向主要是?风,该季风的成因主要是?。(2分)
(3)此时地球上存在的日期是3月11日和3月?日。(1分)其中3月11日的所占范围(?)(选择题)。(1分)
A、大于2/3? B、小于2/3,大于1/2。? C、小于1/2。? D、大于3/4。
(4)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5)请运用有关地理知识写个简短宣传材料,为“中国将受核辐射影响”辟谣,尽快平息抢盐风波,恢复市场秩序。(2分)
参考答案:(1) 14点46分?昼短夜长?(2分)
(2) 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分)
(3) 10日? A(2分)?
(4)A (1分)
(5)①中国距离福岛核电站最近的地区尚有近1000公里路程,影响微乎其微②气象方面,中国东部海域及日本以西北风为主,不具有向中国扩散辐射尘的大气运动条件。(2分)
本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1)?考查区时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东京时间用东九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由于该日为3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北半球的东京昼短夜长。
(2)?考查日本的气候。日本受东亚季风影响,3月为冬半年,故盛行西北风。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考查日界线。由于北京时间为11日13:46,计算东12区时间为11日17:46分。故全球最早的时间为11日,但有些地区为10日。3月11日的范围从3月11日的0时---东12区(17:46),范围超过2/3,但略小于3/4
(4)考查地震波的性质。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若遇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能在固、液体中传播,但波速也要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材料一:
? “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
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
? 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生产规模大
? B、技术含量高
? C、劳动力需求量大
? D、环境污染较轻
(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 ]
? A、①②
? B、①③
? C、③
? D、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图13为某种产业世界范围内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是
A.打破贸易壁垒
B.产业升级换代
C.占领消费市场
D.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