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1、2、3、4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读地质剖面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定
[? ]
? A、甲为向斜
? B、乙为地堑
? C、乙为向斜
? D、甲为地垒
(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 B、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 C、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 D、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4)在野外,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在地质构造上发育的地貌,试简述甲山地和乙谷地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A
(3)D
(4)地壳运动发生褶皱形成背斜和向斜;在外力的长期作用下,背斜顶部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岩
? 石比较坚硬抗蚀能力强反而成山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图中数字表示乡村聚落),三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①③
B.①③
C.②①
D.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③处水运最便利、水源充足,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城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2.下列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中,适合A城市的是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铁路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E.在周围地区建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
F.大规模扩大城市面积,减轻人口过多压力
G.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
H.将工矿企业迁往远离城市的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首先在该地区发现了大型的铁矿,然后才有了其他地理事物的发展。
2.攀枝花市是一个工矿业城市,其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三废”的排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2.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市区蒸发量减少
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D.郊区降水量减少
E.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F.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G.扩大城市的规模
H.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1.由于城市建设导致水泥地面取代植被地,故蒸发量减少;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量减少。
2.针对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城市的排水系统不畅和湖泊、河流的泄洪不畅,故应保护城市的天然池塘和河道。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在一个区域中,高级别城市与低级别城市相比
A.服务范围大
B.彼此距离较近
C.数目多
D.提供服务级别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彼此距离越远,数目越少,提供服务级别越高。所以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