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海陆分布位置,甲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对,C错。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是寒流,B错。世界大渔场不是人工养殖场,D错。
【小题2】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是暖流。读图,在中低纬度环流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暖流,西岸是寒流,可以判断④是寒流。①是墨西哥湾暖流,②是北大西洋暖流,③是北赤道暖流,A对。
考点:世界性大渔场的成因,洋流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 ①②③④分别为长江与洞庭湖交界处的某水文站1951年—2011年测量的多年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和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曲线是导致①曲 线变化的主要原因
B.④曲线是导致②曲 线变化的重要原因
C.②曲线是影响①曲 线变化的唯一因素
D.③曲线是导致④曲 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小题2:19阢年以后,④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110f,
②湖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③该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水坝的修建
④湖区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A.① ②B.③ 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着注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和注入湖的年输沙量变化曲。导致①曲 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径流量,不是某水文站的年降水量,A错。入湖的年输沙量导致湖面面积的变化,B对。应是入湖水量影响湖面面积大小,C错。入湖年输沙量由长江入湖水量影响,与水文站降水量关系不大,D错。
小题2:④曲线是入湖泥沙量曲线,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与上游水土保持相关,①对。泥沙主要来自上游的水土流失,不是湖区的水土流失,②、④错。该水文站上游水坝修建,泥沙在库区沉积,所以入湖泥沙沉积减少,③对。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①洋流影响,沿岸气候向低纬延伸
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图示信息显示此季节为冬季
D.③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为以北冰洋(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洋流1为北大西洋暖流,受其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向高纬地区延伸,A错。洋流2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此洋流系统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错。观察图中北印度洋海域,其洋流为季节性洋流,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夏季,C错。洋流3为日本暖流,且在3处与南下的千岛寒流相遇,寒暖流交汇处,冷热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互作用强烈,多雾。D正确。
考点: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试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