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闯的百分比。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日照率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晴天多,日照率高,阴天多日照率少。从图表分析,①全年日照率少,说明全年降水天气多,因表1为亚欧大陆38°N~52读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故①最有可能为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②全年日照率高,应为亚欧大陆内部的温带荒漠,B错③夏季日照率低,说明夏季降水多,为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④冬季日照率低,说明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季降水少,为地中海气候下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选D项。
【小题2】依据上题分析,③地为温带季风气候,7月降水多,因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且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风向为东南,因此选A项正确。
考点:根据日照率判断自然带;影响日照百分率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高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则可能出现极锋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若此图表示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气压最高的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若此图表三圈环流中的高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则甲为极地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因此可能出现锋面的地方是乙,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2】若此图表示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甲乙丙丁,甲的气压最高,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D.在三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在三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或每一小点1分,共7分)
材料: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6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1)此图表示的是 月季风图。
(2)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
(3)E季风的成因是 。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4)读上述材料,请你说出安徽省省会合肥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参考答案:
(1)7 (1分)
(2)高温多雨(1分)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分)
(4)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夏季高温多雨(1分),冬季温和(低温)少雨(1分)
本题解析:
(1)此时东亚和南亚地区季风均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是夏季(7月份前后)。
(2)E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风(东南风),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其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普遍高温多雨。
(3)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时,陆地散热速度快,海洋散热速度慢,在陆地和海洋上分别形成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此时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从而形成西南风。
(4)安徽省会合肥位于亚热带地区,并深受东亚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因此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考点:季风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