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太阳能是人类生活中最经常利用的能源之一,而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据此回答。1.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2.“北京时间”不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F.东八区区时
G.120°E 的地方时
H.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与地理纬度、大气厚度成反比。
2.“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指的是116°E的地方时。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北半球使用的远程火炮,在校正瞄准仪时应使炮弹的落点
A.向前偏一点
B.向后偏一点
C.向右偏一点
D.向左偏一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瞄准仪应略向左偏。故选
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S线为地表,则2.若此图为中纬大气环流,S线为地表,S为正南方向,则3.若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部分,若B为岩浆,则4.若该图为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图的一部分,则
A.A代表海洋
B.把太阳能转化为水体势能的主要是②
C.④代表下渗
D.塑造各种地表形态的主要是③
E.A地和B地的气压为热力原因形成的
F.C-B的高度大于D-A的高度
G.A地的蒸发量远大于B地
H.A、B之间吹北风
I.④一定为变质作用
G.②一定为冷却凝固
A一定为岩浆岩
D一定为沉积岩
④洋流会使沿岸增温增湿
①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②洋流的性质为暖流
D处为一著名渔场
参考答案:1. B
2. C
3. B
4.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A为陆地,B为海洋,①为径流,③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把太阳能转化为水体势能的主要是②蒸发;塑造各种地表形态的主要是①径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此图为中纬大气环流,S线为地表,S为正南方向。图中A为30°附近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压;B地纬度高,气温低,对流层高度低;A地气温高,蒸发量大;AB之间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B为岩浆,则②为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C;AD岩石无法固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则该洋流位于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④为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60?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2.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3.与乙地相比,a日甲地
A.a
B.b
C.c
D.d
E.30?N,90?E
F.30?S,45?E
G.20?N,75?E
H.20?S,30?E
I.早3小时看到日落
G.晚3个小时看到日落
早1小时看到日落
晚1个小时看到日落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乙地的地理坐标是(O?,60?E),故乙地位于赤道上,而甲地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则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则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只能是春、秋二分日。而据图中可知,甲地最多早3小时,最少早1小时,而日出最早a时应为夏至,日出最晚c时应为冬至,则春秋分应位于ac之间,且位于其中间的平分线处,而b恰好位于其平分处,故b处是使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
2.由于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则甲地经度较乙地偏东,甲地比乙地日出早最少需1时,最多需3时,而乙地为60?E,则甲地经度范围在75?E到105?E之间, 而B(30?S,45?E)、D(20?S,30?E)不在这一范围之内,C(20?N,75?E)在这一范围的边界上,不在范围之间,故只有A(30?N,90?E)符合题意。
3.此题的关键是时间上的早晚是看数值的大小,即21时比20时早1小时。乙地位于赤道上,日出为6时,日落为18时。乙地的经度为60?E,甲地经度为90?E,当乙地日出时,甲地为8时,当乙地日落时,甲地为20时。a日甲地比乙地早3小时日出,故甲地日出时间应为当地3时,而当地正午为12时,故甲地昼长18时,则甲地日落时间为21时,比20时早1时。故a日甲地比乙地早1小时看到日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ABC是晨昏线,按要求完成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_(纬度)
(3)图中表示晨线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此刻,A点为_____________点钟,D点为_____________点钟。半年后,B点昼长_____________小时。
(4)A、B二点中:此日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135°E (经度);23°26′N (纬度)
(3)BC;18点;15点;0
(4)A ;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