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20-01-08 16:30:10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4)图中的山脉是____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板块a为_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__板块。 (5)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 (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 (2)河口地区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和大陆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岸堆积速度快。 (3)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4)喜马拉雅山;褶皱;印度洋;亚欧。 (5)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
本题解析: (1)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流水堆积(沉积)作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 (2)注意,既要答古沙洲的生长过程,又要答古沙洲的消亡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是河流运输到海洋的泥沙量在减少,而该泥沙减少的原因有植被护沙作用增加和工程留沙增加两个方面。 (4)材料四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图,图中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该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作用所形成的,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褶皱。 (5)从图中板块运动的箭头看,青藏高原的移动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而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内力作用、板块运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岩层的地理位置判断②③侵入岩层的形成位于①岩层形成之后,③岩层形成于②岩层形成之后,④岩层形成的时间最晚。所以岩层形成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在L1年代,地表起伏大,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b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所以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受了岩层的下沉,风化物的堆积,图中褶皱产生于L2形成之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压力或张力过大发生断裂,产生位移形成断层 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 C.岩体发生破裂就是断层 D.压力过大先形成断层,后形成褶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B项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错误。C项岩体发生断裂且两边岩层发生错位,而形成断层;错误。D项压力过大,先形成皱褶再形成断层;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渭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渭河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地壳断裂陷落 D.地壳褶皱凹陷
|
【小题2】渭河河道具有北移的历史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南岸支流多,流速快
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北岸支流含沙量大
D.北岸地表组成物质较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渭河谷地南面是秦岭,秦岭北坡是断崖,说明渭河谷地是断裂陷落形成,C对。流水侵蚀是在断裂基础上,将破碎的岩石侵蚀,不是谷地形成的主要作用,A错。流水沉积是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B错。褶皱凹陷不会形成断崖,D错。
【小题2】读图分析,渭河河道具有北移的历史规律,主要是南岸支流多,流速快,水流对北岸侵蚀强,A对。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向右偏,不是侵蚀北岸,B错。北岸支流含沙量大,不是北岸侵蚀的原因,C错。北岸黄土高原地表组成物质较细,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D错。
考点:地质作用,地貌形成的原因,河流水系特征,河道移动规律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图4—1),回答问题:

(1)A图地貌为?地貌,它是由?作用形成的,A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2)B图地貌名称是?,它是由?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区。?
参考答案:(1)冰蚀?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谷
(2)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干旱沙漠地区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所介绍的冰川侵蚀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一些微地貌的名称、部位、分布和成因的理解与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