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选修2一海洋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区海岸景观类型图,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 200~1 6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88~2157毫米,夏秋季多台风,年平均登陆台风约5.1次。该地区海岸侵蚀较为严重。

(1)指出该地区海岸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9分)
(2)简述该地区海岸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9分)砂质海岸(3分)海水养殖(3分)、滨海旅游(3分)
(2)(6分)多砂质海岸易被侵蚀(2分);多风暴潮或海流和波浪冲刷(2分);海平面上升或气候较干旱(2分)。
本题解析:
(1)因该海岸侵蚀严重,再结合图例中沙滩、养殖池塘等信息,可知该地海岸为砂质海岸,其开发利用方式为海水养殖、滨海旅游等。
(2)因砂质疏松;多风暴潮和波浪冲刷;海平面上升或气候较干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一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1—2题。

1.“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D.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2.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岭
D.深海平原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周围海域有丰富的石油、渔业等资源。在地质结构上,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图为“钓鱼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图中A地海岸类型是______海岸, B地多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向为______。(3分)
(2)台湾布袋盐场发展晒盐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3分)
(3)根据材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_______________(4分)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应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淤泥质(1分)?建港口,发展旅游业(2分)?
(2)
3分
地势平坦,滩面宽阔;(1分)?位于背风坡,降水少;(1分) 晴天多,蒸发量大。(1分)?
(3)
4分
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我国大陆向东延伸的大陆架);在地质上属于台湾岛的附属岛,与台湾岛的成因相同。(一点2分,共4分)
(4)
4分
加强海洋立法;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海岸根据其形态和成因,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类型。图中A地为长江入海口处主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流与波浪作用下输运、沉积而成。成因上属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又称港湾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基岩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在海岬之间,往往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十分曲折。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所以B地及沿海岸利用方向应为建港口,发展旅游业。
第(2)题,布袋盐场位于台湾西部平原,同时受台湾山脉影响,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相
对较少。从地形、降水与蒸发等方面分析。
第(3)题,根据剖面图分析:钓鱼岛与中国的台湾、彭湖、舟山群岛同我国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按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的岛屿归该国所有;而与日本管辖下的琉球群岛(冲绳)相隔着两千米深的海沟,因而,从自然地理结构上看,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第(4)题,应从法律制度建设、人的意识、行为行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以钓鱼岛问题为背景考查我国海岸类型、钓鱼岛的地理归属、台湾发展盐业的有利条件以及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举措等重要知识;对锻炼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考查范围广泛与现实结合紧密。另外,学生还需了解海岸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的领海位于温带的有 (? )
①渤海?②南海③东海④黄海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南海和东海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符合。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7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入水后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读下图,回答1-2题。 
1.许多国家将深潜的深度定位在5000米,甚至7000米,这是因为
?[? ]
A.深度越大,海底生物资源越丰富
B.深度越大,所能探测的海洋范围越大
C.深度越大,多金属结核分布越密集
D.深度越大,水下环境的安全性越高
2.在此次“蛟龙”号深潜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在不断变慢
B.“蛟龙”号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不断减小
C.深潜所在区域的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
D.正在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