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为世界两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两地形区所在国家共有的丰富矿产资源是2.图示区域的海洋分别是3.图示两地区共同的地形特征是
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水能
E.孟加拉湾太平洋
F.阿拉伯海大西洋
G.几内亚湾太平洋
H.几内亚湾印度洋
I.冰川形成的丘陵
G.年轻高大的山系
高温多雨的气候
古老低缓的高原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1.甲是印度,乙是巴西。所以两地形区所在国家共有的丰富矿产资源是铁矿。
2.印度半岛以西是阿拉伯海,巴西以东是大西洋。
3.印度南部是古老低缓的德干高原,巴西的东部是古老低缓的巴西高原。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图),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甲中A城市名称是?。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6分)
(2)经过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和?。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和?。(8分)
(3)图甲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2分)
(4)图甲中B为?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4分)
(5)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1)郑州(2分)棉花(2分)(冬)小麦(2分)?
(2)京广线(2分)陇海线(2分)地形(2分)河流(2分)
(3)西高东低(2分)
(4)黄(2分)(凌汛发生在B河段)(2分)
(5)春旱(2分)。理由:该地3、4月份气温高于常年,蒸发量大,而降水量远低于常年;(2分)夏涝(2分)。理由:6、7月份降水量远超过常年。(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据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③④
I.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G.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地区为宁夏平原,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种植。
2.这一地区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就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土壤盐分向地表运动而形成。
3.导致B处(毛乌素沙地)为草原地区的荒漠化,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从草原植被的破坏形式分析。
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由于梯级开发水能资源,故能源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高耗能工业。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