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描述图形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
。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分)
。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的朝阳峰时,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哪个村镇,并简述理由。(2分) 。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弊。(3分)
。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请说明原因。(2分)
。
参考答案:
(1)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2分)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1分)
(3)丁,有山脊阻挡视线(2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
B方案: 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3分)
(5)丁;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2分)
本题解析:
(1)由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中部地形区海拔低,周围高,是河谷盆地。
(2)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河流从A流向B,即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3)朝阳峰海拔在1300米以上,甲在河谷盆地口地势低,可见;丙在朝阳峰的西南坡,坡度和缓,可见;乙在可谷盆地口外侧,地势低,可见;丁在山脊的东侧,山脊阻挡了视线,不可见。
(4)AB都是口袋形地形,有集水区。选A:缺点是集水区面积小,即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优点上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区域内村庄规模小,人口迁移规模小。选B:优点是集水区面积大,即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缺点是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区域内村庄规模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5)甲、乙两村在河谷盆地口处,地势低,地表平坦,两侧坡度较和缓,不易发生滑坡;丙在山的西南坡上,但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不易发生滑坡;丁虽地处河谷盆地内,但其背后的地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容易发生滑坡。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3.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向阳山坡的是
A.a
B.b
C.c
D.d
E.①③
F.②④
G.①④
H.②③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1.河流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符合的是b。
2.由图中等高线可以分析,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①④。
3.乙位于山的阴坡,丙、甲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符合的是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中,平均坡度最大的是2.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径流受L湖调节最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甲河段
F.乙河段
G.丙河段
H.丁河段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四条坡面线穿越的等高线相同,说明其垂直高差相等,因此其水平距离越小,平均坡度越大。坡面线②的水平距离最小,平均坡度最大。
2.湖泊或水库可以拦蓄河流上游洪水,在枯水期时放出库容,从而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甲、乙、丙、丁四河段中,从等高线形态可以判断(河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处)甲、乙都位于湖泊上游,丁是支流,汇入湖泊下游的河段而不是属于湖泊下游河段,基本不受湖泊调节,只有丙河段位于L湖下游,受L湖调节最明显。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和流域的综合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等温线分布图,M地、N地的地形应为( )

A.高原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
C.盆地和平原
D.盆地和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