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注意“二战后”美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图示可知为东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的人口迁移,该人口迁移的方向应为美国老年人口受环境因素影响,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东北部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南部新兴工业的发展而导致了青年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迁移。
小题2:20世纪50-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规模较小,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从东部向中部,从中东部向西部地区迁移;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人口流动的规模较大,以自发性迁移为主。
小题3:直接根据图示的人口迁移方向判断,A错误;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人口迁移以政治因素为主,B错误;人口迁入给迁入地提高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利于促进迁入地的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可能增加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入地而言,利于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增加经济收入,但可能导致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和人才流失,D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中国和美国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的原因差异,并能结合人口迁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注意区别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有利、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1—3题。 
1、上图中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 ]
A、采猎文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3、如果图中反映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图中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是
[? ]
A、从农村流向城市
B、从农村到农村
C、从城市到城市
D、从城市到农村
参考答案:1、B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 2010年11月1日中国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已经拉开帷幕,新的数据将揭示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回答下列问题。
表A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根据表A中数据,说明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试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表B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表示增强,-表示减弱)
(2)读“表B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其中呈负相关的因素有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解释表B中发生的变化。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增强说明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什么特征,此类迁移人口在城市聚居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河南为正。其原因是北京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河南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2分)北京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河南,其原因是人口的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较高;两个地区人口机械增长率不同反映了两个区域吸纳劳动力的差异。(2分)
(2)迁移距离与人口迁移呈负相关说明人口迁移存在“邻近优先”的特点,90年代以来交通一体化降低了人口迁移的交通成本,促进了人口迁移;(2分)
基础设施成为人口迁移的一个推力(阻碍因素),移民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有所改善。(2分)
说明乡土和血缘关系仍然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2分)迁移人口往往不是以分散的方式生存于城市的不同角落,而是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理边界明确的“准社区”。
人们在这些区域中不但进行着一般的生活和感情上的沟通,同时也进行着生产经营上的密切协作和分工, 并建立了相当广泛而层次不同的社会联系,北京市的“浙江村”、“新疆村”、“温州村”等就是这种迁移模式的典型。(2分),(答迁移人口空间分布呈相对聚居状态或类似判断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
(1)读表A可知,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河南为正。这是因为北京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而河南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北京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河南,是因为人口增长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北京的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较高,而河南人口有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不同反映了两个区域吸纳劳动力的差异。
(2)人口迁移存在“邻近优先”的特点,迁移距离的影响减弱,反映出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交通一体化降低了人口迁移的交通成本,促进了人口远距离迁移。 基础设施的影响减弱,说明移民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有所改善。迁移人口不用太多的考虑居住等基本生活问题。
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增强,说明乡土和血缘关系仍然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迁移人口往往不是以分散的方式生存于城市的不同角落,而是通过相应的社会关系进行,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理边界明确的“准社区”。 如北京市的“浙江村”、“新疆村”、“温州村”等就是这种迁移模式的典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到国外去留学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成后不归国,这种现象对我国的影响是(?)
A.可减轻人口的压力
B.可缓解就业的压力
C.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到国外去留学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成后不归国,这种现象对我国的影响是优秀人才的流失。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口增长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