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每年7、8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高温少雨,形成伏旱天气。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可能出现持续高温。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高温天气的形成主要是受高压系统控制,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冷锋、暖锋、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因此③正确。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据此回答问题。1.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2.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3.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0Q线为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就称为台风
C.该天气系统控制多阴雨天气
D.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E.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F.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西南
G.图中M、N点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H.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I.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G.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北印度洋洋流海水自东向西流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和读图分析能力。
1.由题目可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PK、QH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外向里,得出此圆应为低气压(气旋)系统,其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答案为C。
2.如果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则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又PQ线两侧日期不同,得知相对的两条经线OP、OQ为两日期的界限,一个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则可计算M、N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即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C项正确。
3.若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则O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如果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PQ所在纬线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出现昼长夜短,故PQ点的经度大于180°。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是( )
A.莫斯科
B.北京
C.罗马
D.悉尼
【小题2】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最冷月月均温为1月,其值小于0℃,故热量带为北半球的温带;而当地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且月降水量值接近200mm,此时气温也最高,故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选项中只有北京符合,故选B。
【小题2】由图可知缺水最严重应为月最大蒸发量与月降水量差值最大的月份,由图中柱状图数值计算可知,3、4、5月份差值最大,故为春季,应选A。
考点:气候类型及缺水时间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1月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分布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
B.柑橘
C.甜菜
D.亚麻
【小题2】就气象条件而言,该地最不适合开展太阳高度角测量实践活动的日期是
A.1~2日
B.3~4日
C.5~6日
D.7~8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气温变化判断,该地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柑橘生长在秦淮以南地区,B错。该地1月气温并不太低,不可能是东北平原,甜菜分布在东北平原区,C错。应是靠近秦岭-淮河的地区。平原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粮食需求量大,所以最可能分布的农作物是冬小麦,A对,D错。
【小题2】图中3-4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小,说明可能是阴天,空中云量大,不适宜测量,B对。其它日期气温日较差较大,说明云量少,可以观测,A、C、D错。
考点:不同作物的生长环境差异,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幅冷暖锋移动示意图,A、B在高伟地区C、D在低位地区纬度位置和下垫面大致相同,图示此时气温最低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环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