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 B.②作用仅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 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D.④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M区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A错;N区河流位于我国季风区,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错;K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C对;由图中,丙处箭头有“三进一出”的特点,为岩浆,乙为岩浆岩。而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D错。答案选C。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①作用为外力作用,甲岩石为沉积岩,其分布与火山口无关,A错;②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不仅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B错;③作用为冷却凝固,而丹霞地貌的成因为外力作用,C错;④作用为变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对。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丹霞地貌分布区的特点和地壳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力作用形成的。
(3)如果乙地貌位于北半球,则a、b两处易于淤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乙是流水堆积地貌
B.甲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
C.甲地貌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参考答案:(1)沙丘 三角洲
(2)外
(3)a 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偏,导致b处容易侵蚀,a处容易淤积 。
(4)C
本题解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河流冲刷南岸,淤积北岸。甲地貌是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乙地貌是流水堆积地貌,多分布在河口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尼罗河与刚果河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气温
【小题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A.雨水、冰雪融水
B.冰雪融水、雨水
C.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D.雨水、雨水
【小题3】图示区域主要包括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①亚欧板块 ②非洲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④美洲板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两河流是尼罗河和扎伊尔河。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河流支流少,水量小。扎伊尔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支流多。A对。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都有影响 ,但不是最主要直接影响因素,B、C错。气温对河流支流多少影响不大,D错。
【小题2】尼罗河、扎伊尔河都是主要流经热带地区,气温高,永久积雪冰川少,冰雪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B错。非洲大陆有热带大陆之称,基本上没有季节性积雪,不会是主要补给水源,C错。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主要是降雨,D对。
【小题3】图示区域的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非洲大陆位于非洲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所以C对。非洲板块北面是亚欧板块,图中没有显示出,美洲板块在图中也没有显示,A、B、D错。
考点:河流水系特征,补给水源,板块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24~25题:
小题1:图中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可能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④①⑤
D.②③①④⑤
小题2:图中发生的内力作用可能的是
A.固结成岩
B.岩浆活动
C.重熔再生
D.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根据沉积岩的分布位置判断,②③④⑤岩层依次由老到新,而①为岩浆岩,破坏了②③④岩层,但没有破坏⑤岩层,说明其生成在②③④之后,⑤之前。故C项正确。
小题2:图示①为岩浆岩,属于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4分)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选)(2分)
A.长白水天池
B.渭河谷地
C.汾河谷地
D.喜马拉雅山
(3)③地容易被侵蚀,常有河流发育,此处 (是或否)能修建水库,简要分析原因。(3分)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处中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1分)
参考答案:
(1)②;岩层中间老,两侧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BC
(3)否。断层处易导致大坝变形,存在安全隐患;断层处地质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等。
(4)①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有两种:从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背斜的是②;在地貌上,背斜往往形成谷地,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④处地质构造为地堑,因发生断层后相对下沉形成,符合题意的是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
(3)③地位于断层处,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不会有水库。
(4)本题考查背斜和向斜储存的资源,在背斜找石油和天然气,向斜储水,所以在①出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考点: 地质构造和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