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D.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左图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层“核老翼新”为背斜构造;由等高线“凸高为低”的规律可知该图地层剖面中间低于两边,可知正确答案为D。
【小题2】若丙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可知乙河流位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气候区,甲河流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地转偏向力在南半球向左偏,A错误;乙河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甲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B错误;乙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小,C正确;水能的大小除了取决于落差还取决于河流水量,D错误。
考点: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地质构造,气候类型的综合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各题。
1.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图中A、B、C三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别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洋流
D.纬度位置
E.A地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少
F.B地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G.C地位于季风气候区
H.A、B、C三地气候都是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和读图分析能力。
1.图示ABC纬度高低差异明显,故气温高低不同。
2.图示A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处位于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C处位于回归线--3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的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题。
1. 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
A.地形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纬度位置
2.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铁矿 ②水能③石油 ④森林 ⑤煤炭
A.①③⑤ B.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④
参考答案:
1.D
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读我国东南丘陵部分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__米。(1分)
(2)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2分)
(3)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分)
(4)拟在乙处建大坝修水库,你是否同意,说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800 (1分)
(2)背斜。(1分)岩层中间老,两翼新。(1分)
(3)盆地。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1分)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1分)
(4)不同意。(1分)理由:淹没村镇,迁移人口多;(1分)淹没铁路;(1分)石灰岩易造成漏水。(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等高距为200,此时陡崖底部的取值范围为(300,500),陡崖顶部的取值范围为(900,1100),利用交叉法可知陡崖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800),故不会超过800米。
(2)由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褶皱的形态。图中中间岩层老而两翼岩层新,故为背斜。判断的依据为岩层的新老关系: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3)地形类型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由图中等高线的值可知,该处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故为盆地。而当地地质构造为背斜,故形成盆地的原因主要为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由于当地为背斜,故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受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低地。
(4)建大坝要看大坝所在地是否地质稳定,是否有峡谷地带,还要看水库蓄水后对当地影响是否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坝选址所在地多为石灰岩,容易造成漏水。而且水库蓄水后甲村会淹没,这样人口迁移量大,还会淹没铁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故不同意。
考点:相对高度的求法,地质构造的判读,地形类型判断及水库选址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