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经纬度位置:甲 ______、丙______。(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位于高纬地区的是______。(4分)
(3)甲位于乙的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方向,丁位于乙的______的方向,乙位于丙______的方向。
(4)甲、乙之间的距离 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丁、乙之间的距离。(1分)
参考答案:
(1)(170°W,60°S) 、 (170°E,70°S) (2分)
(2)丁乙 , 丙丁 (4分)
(3)正东、西南、正南、西北 (4分)
(4)等于(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中经纬网可读出,甲地位于170°W,60°S,乙地位于170°E,70°S。
(2)东半球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范围为160°E-180°-20°W,读图中甲乙丙丁的位置,可判断丁乙为东半球,丙丁为西半球。
(3)读图中极点为南极,指向南极点为正南,反方向为正北,由此可推断甲位于乙的正东,丙位于甲的西南,丁位于乙的正南,乙位于丙的西北。
(4)读图可知,甲乙间的实地距离=111×40°(经度差)×cos60°=2220千米,乙丁间的实地距离=111×20°(纬度差)=2220千米,故甲乙间的距离等于乙丁间的距离。
考点: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煤炭 ②地热 ③石油 ④水能?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 ,除 外 ,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
原因是 。
(3)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地点是 。
(4)当A地时间为6点时,F地 时间为 点,C地 时间为 点,可见同一经线上 相同。
参考答案:(1)23时56分4秒 1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图中纬线是赤道,划分南北两半球。B对。A、C、D在不同半球中偏转方向不变,错。
考点: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北半球某时刻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分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5分)
(2)一年中,此季节南极地区冰川的覆盖面积______。(较大或较小)(1分)
(3)P点所在的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扬州的昼夜长短的差异变 (大或小)。(2分)
参考答案:
(1)20°N,135°W(2分) 70°S及其以南地区(1分) 由20°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2)较大(1分)
(3)南(1分) 小(1分)
本题解析:
(1)P点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P点为70°N,此时太阳直射纬度为70°N;OA、OB为日界线,OB与0°经线经度相差180°,所以OB经度为180°,OA为0点所在的经线,OA 为45°E,12时所在的经线为135°W,S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135°W);极夜范围在70°S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此时为南半球冬季,气温低,南极地区冰川的覆盖面积较大。
(3)P点所在的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说明此时北半球极昼范围缩小,昼夜长短趋于相等,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扬州的昼夜长短差异变小。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季节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