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1-16 05:38:0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热带气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该诗句描述的是江南的梅雨天气现象,梅雨、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梅雨一般发生于该地区的六月,由于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的持续性降水,长达一月之久;过后一般为伏旱。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四个城市1月、7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柱状图分别表示夏季降水和全年降水),回答:
 (1)1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主要原因除纬度位置外,还有?影响。 (2)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3)我国北方气温年较差?,南方气温年较差?。 (4)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参考答案:1.由南向北递减,南北温差大?冬季风影响; 2.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3.大?小; 4.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秋多,冬春季节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1)图示虚线反映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征:南方高温,北方寒冷,南北温差大;主要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还有冬季风的影响。(2)图示实线反映我国7月气温分布特征: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3)结合上题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北方气温年较差小。(4)图示4个城市的降水分布反映我国的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原因主要考虑夏季风的影响强弱;图示城市的降水量均集中在夏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湖泊及其周围,由于湖泊与周围地区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性大气环流和小气候的产生。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原来的一个狭窄河流变为一个面积394 km2的“湖泊”。据此回答问题。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2.下列关于新安江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大气的影响,错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E.增加湿度 F.调节温度 G.增加蒸发量 H.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的热力环流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度假村和水库热力性质不同,白天度假村受热升温快、温度高而成低压.水库升温慢、温度低而成高压,两 者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大气从水库吹向度假村。同理,夜晚度假村散热快、温度低而成高压,水库散热慢、温度高而成低压,风从度假村吹向水库。 2.本题主要考查水库等水体对气候的影响。难度中等。根据所学可知,水库、湖泊等水体对局部气候有许多的调节功能:增大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使气温的年较差变小等,但对雷电的发生次数等没有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材料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有诗为证“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诗)。说出图示地区的山河大势,比较河流上下游地貌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4分) (2)说出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3分) (3)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产生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原因。(4分) (4)说出本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下游三角洲平原面积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南北纵贯,注入海洋。河流上游流经北部山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流经平原地区,以堆积作用为主。 (2)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季节分配不均匀(5~10月为雨季)。 (3)①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过渡地带,一年中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呈干、湿季交替变化;②地处亚洲大陆和印度洋过渡地带,一年中(海陆的季节热力差异)受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冬)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夏)季风交替控制,降水呈干、湿季交替变化。 (4)城市沿河流沿岸平原、谷地分布。①河谷、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②河流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水源;③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联系;④河流沿岸平原地形平坦,有利城市建设。
本题解析: (1)山河大势,既要描述地形地势,也要描述河流状况。河流上游流经山区,以流水侵蚀为主,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以流水沉积为主。 (2)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从气温、降水和水热配合情况来描述。 (3)要注意是从大气环流方面来分析,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影响等角度综合分析即可。 (4)仔细读图,可以看出图中区域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的平坦地段。河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从水源、水运和对地形的影响角度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亚国家缅甸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及城市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7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表示地面。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2.a、b、c、d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3.导致c运动环节的根本原因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E.a、b F.b、d G.a、c H.c、d I.水平气压梯度 G.水平气压梯度力 丙、丁处的冷热不均 甲、乙处的冷热不均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1)b处受热气流上升,乙处形成低气压,丁处形成高气压;d处气流收缩下沉,甲处形成高气压,丙处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比较,甲>乙;丁>丙。甲、乙位于近地面,丙、丁位于高空,近地面的气压比高空大。所以,甲>乙>丁>丙。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要把握“先垂直、后水平”的运动原理。a、b、c、d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b、d?。 (3)c运动环节属于热力环流的一部分,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受热不均。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