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生物圈占有的范围为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
B.大气圈全部、水圈底部和岩石圈上部
C.大气圈底部、水圈上部和岩石圈全部
D.大气圈全部、水圈上部和岩石圈全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包含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上地幔
B.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C.地球的内部物质都是固体
D.除地壳外,地幔和地核都呈液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其中地壳厚薄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不正确的有
A.①为大气平流层?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D.④为外核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物质可能是液态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参考答案:
1.B? 2.B
本题解析:
②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平流层温度随高度递增,软流层物质具有可塑性,但不是液态。外核的物质是液态。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C、D界面的名称:C?,D?。
(2)A波和B波在经过D界面时传播速度各有什么变化?A?,B?。
(3)C界面以上的圈层叫?,该圈层的厚度变化规律是?
(4)E层的物质状态是?。
(5)岩石圈的范围是?
参考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2)消失?速度突然下降
(3)地壳?大陆厚,大洋薄,大陆处海拔高地壳厚
(4)液态或熔融状态
(5)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1)图示C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D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2)经过古登堡界面,A为横波,消失了,而B为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3)图示C为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地壳厚度随海拔而有变化,海拔越高的地方,地壳越厚;海拔越低的地方,地壳越薄。(4)E为外核,由于横波无法传播,故判断为液态或熔融状态。(5)岩石圈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E为?波,F?波。图中A、B两个分界面中,B为?界面,在该界面上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是?。
(3)图中圈层J为?,其主要特点是?、
?。
(4)图中D、H圈层的物质状态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横?纵?古登堡?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由岩石组成
(4)D---液态? H---固态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人类利用地震波波速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圈层。(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横波快。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而划分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故图示B界面为古登堡界面,直接读图可分析,经过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波速下降。(3)图示圈层J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判断为地壳。地壳的分布特征:大陆地壳有双层而海洋地壳有单层。故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且地壳是有岩石组成的。(4)图示D为外核,横波无法通过,说明其为熔融状态或液态。而H为内核,且固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横波、纵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界线等基本内容,并结合利用图示信息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