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美国农业的专业化。①为乳畜带,②为春小麦带,③为棉花带,④为冬小麦带,所以②和④的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①为乳畜业,乳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所以影响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图中④为冬小麦区,主要种植业于暖温带,我国华北平原主要位于暖温带,三江平原位于中温带,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要在A、B、C三个区位安排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生产,合理的区位是A?、B?、C?。(6分)
(2)要在甲、乙两地建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应建在?处,简述理由。(8分)
(3)评价图中造纸厂、自来水厂区位是否合理。(6分)
参考答案:(1)A小麦(2分)? B花卉(2分)? C乳牛(2分)?
(2)乙(2分)?乙地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2分)和河流的下游地区(2分),对城市的污染小。(2分)
(3)造纸厂和自来水厂都合理(2分)?造纸厂位于河流的下游,污染小;(2分)自来水厂位于河流的上游,有干净的水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位于25°N纬线附近的某小区域,在6月7日这一天,当北京时间12: 40时,A城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A城当日在B方向日出,在C方向日落,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4~6题。
小题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东南流向西北
B.自西南流向东北
C.自西北流向东南
D.自东北流向西南
小题2:针对该区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禁止陡坡开荒、滥砍滥伐现象
B.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
C.对土壤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D.合理排灌,节约用水
小题3:当日出方向与日落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即∠ BAC)达到最小时,是
A.恒河入海口盐度最高时 ?B.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时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期?D.维多利亚湖水面最高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6月7日这一天,全球非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所以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北京时间12: 40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则该地经度为110°E,所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所以应禁止陡坡开荒、滥砍滥伐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当日出方向与日落方向所形成的夹角达到最小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则恒河的水量最小,恒河入海口盐度最高;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七大农业区的农业战略格局。图中阴影表示“部分农业主产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农业,特点是   、   。(3分)
(2)下图为C区的山东茂林市某农业园的生产模式,该模式能产生较高的___效益和___效益。(2分)
(3)限制B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3分)
参考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1分)?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任答两点给2分)?
(2)经济效益 (1分)?生态效益(1分)
(3)水源(1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区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故A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第(2)题,由图可知:山东茂林市某农业园的生产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耗用减少,产品产量增加,产品成本降低,治理污染费用减少,经济效益增加,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
第(3)题,B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故限制B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及限制性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区,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马铃薯在我国是五大主食之一,我国年均出口53.2万吨,主要向东南亚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地区出口种薯和商品薯。
材料二: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概括我国马铃薯种植区的分布特点。(2分)
(2)简述我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条件。(3分)
(3)乙区域政府,帮助农民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确立保障价格收购,减少市场波动影响。简述上述措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海拔较高的高原、低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的地区(2分)
(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马铃薯耐旱耐瘠薄 ,地区适应性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马铃薯性喜冷凉,适宜种植的区域较广;靠近日、韩等国家,市场潜力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3分)
(3)实现农业的多种经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了环境。(5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看图概括归纳的能力,要从整体着手,纵观我国马铃薯种植区,从地形看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上,以山地为主;从气候上看,位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附近,降水少、水资源缺乏。
(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符合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的生活习性适合的区域很广泛。市场近,多属于周边的国家,需求大,市场的潜力大。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长,又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紧密的结合材料,逐字逐句分析,联系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是在技术方面做改进。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可以促进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是变废为宝,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中国区域差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