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图的等高距为150米,Q 点海拔为200米。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示四个地点,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
A、②
B、①
C、④
D、③
2、关于该地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地类型多样,土壤肥力高
B、生物品种丰富多样,适合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C、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D、水、热组合好,没有气象灾害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能正确反映一月等温线分布图的叙述是?
A.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B.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D.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
小题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该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
小题3:现在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画出选线位置。
小题4:若该地区位于(51°N,8.6°E)附近,试分析图中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参考答案:小题1:自东向西?自西向东
小题1:甲、乙间距离较短,但等高线较密,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不利于开挖运河。
小题1:图略(沿两条600米等高线中间)
小题1: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无冰期;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与河流、运河、交通线等的关系。
小题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河流流向。
小题2:甲、乙之间虽距离较短,但等高线密集,地形复杂,不利于施工。
小题3:铁路线应该画在甲、丙之间的山脉鞍部,即两条 600 米等高线中间。
小题4:根据经纬度可知此区域为西欧地区。影响河流航运条件主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和河流落差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且图中数值a<b<c<d<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中心城区,则此示意图可能表示2.若该地理要素为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则
A.降水量
B.人均土地面积
C.土地价格
D.近地面气压
E.甲位于城市中心
F.甲位于城市远郊
G.该城市公交发展不均衡
H.乙处适宜布局公交场
参考答案:1. AC
2. C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设计精巧,用人文地理要素参与考查等值线递变规律,是近年来考题的一个方向。此题突出考查中心城区较周围郊区的突出的地理要素,本题要求地理综合素养较高。甲为中中心城区,且图中数值a<b<c<d<e,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也是城市雨岛效应,气温高,对流旺盛,降水丰富,故甲处降水量也最大;由于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所以越靠近中心城区地价越高,因此甲处土地价格最高;而由于距中心城区近,人口密度大,所以甲地人均土地面积小;由于离中心城区越近气温越高,则近地面气压越低,因此甲地气压最低。
2.本题地理要素为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联系实际,切合学生生活。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城市中心短,城市远郊长,由于甲处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较长,所以应位于城市远郊;由于该城市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长短不一,故该城市公交发展不均衡。由于乙处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较短,则公交较发达,无需设置公交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年平均总降水时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我国年平均总降水时数的分布2.下列关于年平均总降水时数分布的不合理解释是
A.与降水强度的分布相一致
B.与年降水总量的分布一致
C.与海拔高度的变化相一致
D.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E.东部地区总降水时数分布的差异与锋面雨带的进退有关
F.云贵高原北部总降水时数与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有关
G.乌鲁木齐附近总降水时数线密集与地形及西风带的影响有关
H.东南沿海年平均总降水时数与暖流的关系最为密切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直对观可以看出,东南、南方地区降水时数长,西北地区短,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图中看不到年降水总量和降水强度的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与降水时数不符。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主要是锋面雨,东部地区总降水时数分布的差异与锋面雨带的进退有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冬季云贵高原北部降水时长;新疆中部天山阻挡了来自北冰洋和西风带来的大西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降水时长,与周边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因纬度低,近海受锋面影响时间长,加之台风的影响,降水时长,与暖流关系不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