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C.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甲位于高压脊附近,30小时后其向东移动约150千米,即约向东移动约2度经度,如下图所示甲’点即约为30小时后甲在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从甲和甲’处等压线分布特征可以知道,甲’处等压线较密,风力增大,气压值变低,所以D项正确。
小题2: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东段大致东西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位于该地的山脉(大兴安岭)走向一致,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小题3:土壤中冻土的存在,阻止了树木根系的向下发育,所以A项错误。图示为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冻土会阻止地表水的下渗,土壤中矿物质元素淋失较慢。河谷底部由于冻土的存在,使河流的下蚀作用受到抑制,河流迂回曲折,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加宽,并形成不对称河谷,所以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土壤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能够释放出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大树进城”计划,每年从郊区和外地山区移植3000-5000颗大树。
(1)大树进城,绿树成荫。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有哪些作用?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表示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的环流状况,分析其对建筑区气候的影响。
(3)大树移植引起人们的争议,你认为有何弊端?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1)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
(2)绿地空气下沉,建筑区空气上升,建筑区与绿地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使建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从而改变了局部小气候。
(3)技术要求高,移植成活率低,易造成绿色资源的浪费;容易对生长地生态造成破坏。有计划、有指导地进行科学移植。
本题解析:
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建筑区由于人口集中、工农业集中,所以温度略高,空气上升运动;而绿地温度略低,空气下沉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有很多以别离和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读图4回答1-2题。
1.“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图中所描绘景色季节大致在
A.都灵冬运会期间?
B.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收获忙时期?
C.尼罗河正处于一年水位最高时期?
D.江南地区烟雨蒙蒙时期
2.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测,船只所停靠的位置大致在河流的
A.东岸? B.西岸?C.南岸? D.北岸
参考答案:
1.B
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地表过程是反应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则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即选C。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