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20-01-16 05:54:07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位于长江中游且对调节长江水量起重要作用的湖泊是 A.洪泽湖、太湖 B.洞庭湖、鄱阳湖 C.巢湖、鄱阳湖 D.洪泽湖、洞庭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小题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量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②山脉北侧河流流入长江,南侧流入珠江。④是南岭,两者为长江、珠江分水岭; 小题2:甲山脉是武夷山,东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稍多,该山脉是江西和福建两省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题。
 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广阔的市场 B.廉价的劳动力 C.先进的技术 D.丰富的资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丁地位于中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原因除了廉价的劳动力外,更重要的是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易误选B和D,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也是吸引汽车产业转移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广阔的消费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台湾岛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分析台湾岛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6分) (2)从地形与气候方面分析台湾岛河流的主要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对其开发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冬季:岛内温差大,东侧气温高,西侧气温低。 原因:冬季西部受冬季风影响大。夏季:岛内普遍高温,气温中部低四周高。?原因:受地形影响,中部地势高。 (2)河流短急,流量较大,夏汛。?对开发的影响:水能丰富,但不利航运。 (台湾岛气候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中部为南北方向的山脉,西侧平原面积较大。)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对台湾岛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的判读,考查考生描述、阐释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题,从台湾岛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冬季东侧气温高,西侧气温低,这与西部受冬季风的影响有关。夏季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气温表现为中部低四周高。第(2)题 根据台湾的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可以判断出其气候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所学的知识知道,台湾的地形中部为南北方向的山脉,西侧平原面积较大等可以得出台湾岛河流短急、流量较大、夏汛等特征,这对其开发造成的主要影响:有利的一面是水能丰富,而另一面不利航运。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查考生的获取图中有效信息、探讨地理事物成因及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大。特别是第(2)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小题1:图中A是?(地形区)。简述其形成原因。(4分) 小题2:黄河从A到B河段水文特征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4分) 小题3:近年来,图中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简述产生该现象的地表环境特征。(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宁夏平原,先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后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4分) 小题2:水量逐渐减少。少支流补给,人类引用量大,蒸发严重。(4分) 小题3: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干燥。(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理事物分析:图中A是宁夏平原。其形成原因是先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后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小题2:黄河从A到B河段水文特征中最大的变化是水量逐渐减少。原因是:少支流补给,人类引用量大,蒸发严重。 小题3:近年来,图中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产生该现象的地表环境特征是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干燥。 点评:北方沙尘暴的爆发需要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冬春季节冷锋天气系统引起出现大风天气。冬春季节地表植被稀少,土地裸露,提供了大量的沙尘。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