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8分)读“钓鱼诸岛组成”图和“钓鱼岛位置”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钓鱼岛列岛位于东经123°20′—124°45′,北纬25°44′—26°00′之间的海域中,地处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92海里,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瀬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陆地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属于东海海域的一部分。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的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并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为同一种地质构造,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并以海沟(2940公尺)与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相隔。钓鱼岛不仅渔业资源丰富,据1967年联合国调查发现,海域蕴藏着800亿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气,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1)请你从地理角度至少列举三个论据,说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6分)
材料二:下图中,大连港是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诞生地。

(2)图中A铁路线名称:?(1分)。海中的防波堤主要是为了防止?(1分)风产生的波浪。大连港没有泥沙淤塞现象,其原因是?(2分);
冬季不封冻的原因是?。(2分)
(3)从经济因素分析大连港成为我国北方最大海港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①属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②与台湾省地质构造相同;③与日本管辖的琉球群岛之间被一条深海槽(海沟)所隔开,本不是一个地域单元;④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沉积岩)也说明它与岩浆活动激烈的日本领土板块无缘。(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烟大线;(1分)冬季;(1分)因为没有大河流入;(2分)这里气候温和,受暖流影响,冬季港区不封冻。(2分)
(3)大连港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这里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糖料作物基地,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煤、铁、石油产地,腹地经济势力雄厚。(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提示,钓鱼岛列岛陆地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属于东海海域的一部分;钓鱼岛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的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并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为同一种地质构造;并以海沟(2940公尺)与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相隔,本不是一个地域单元;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沉积岩)也说明它与岩浆活动激烈的日本领土板块无缘。
(2)图中A铁路线是烟大线,连接山东半岛上的烟台市,海中的防波堤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产生的波浪,大连港因为没有大河流入,因而没有泥沙淤塞现象,这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受暖流影响,冬季港区不封冻。
(3)此问注意审题,从“经济因素分析”,自然条件不需要回答,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腹地、工农业基础、交通和资源等方面,大连港以东北三省为依托,经济腹地广阔,东北省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糖料作物基地,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煤、铁、石油产地,工农业基础雄厚,港口腹地经济势力雄厚,有利于促进港口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既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又属于西部大开发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且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题。
1.影响图中20℃等温线西段走向的因素主要有2.此季节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河流
E.P地较Q地降水多
F.Q地较P地气温高
G.Q地高温少雨
H.P地炎热干燥
参考答案:1. AB
2. 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20℃等温线西段向低纬凸出,即“凸高为低”,结合图示南美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环境判断,主要是由于受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和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2.结合30°S大陆东岸的气温在20°C附近,故判断为该地区的夏季,P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而Q地位于30°S附近的大陆东岸,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故A错误;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气候分布和等温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等温线弯曲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影响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准确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进而进行比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23中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分布示意图。(16分)

(1)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4分)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8分)

(3)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24中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4分)
参考答案:(1)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2分)
A地处在山东半岛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雪。(2分)
(2)①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②A地夏季降水及年总降水量比B地多?
③A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④A地土层比B地薄。(8分)
(3)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涵养水源,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2分)
降低地表水流速度,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我国区域为载体,以主要的苹果产区为切入点,考查大气运动、地形雨、农业区位条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分析某侧在降水方面多的原因一般考虑地形雨的知识,夜间山谷温度高,气流上升,山顶温度低,气流下沉,据山谷风原理解释半山坡温度高,果树不易受冻害。第(2)题,色泽主要考虑光照的差异,含水量主要考虑降水量的多少。第(3)题,本题侧重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限定词为“生态效益”,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可联想到鱼鳞坑主要是针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解决。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2分)关于图中河流D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泥沙含量大 ②水流湍急 ③无结冰期 ④有凌汛现象 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④⑤
(2)指出A、B、C是哪些地形区,说出判断理由。(5分)
(3)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试说明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3分)
参考答案:(1)B (2分)(2)A为柴达木盆地,B为祁连山脉,C为河西走廊。理由:祁连山脉可通过经纬度以及气温低于附近地区来判断;柴达木盆地地处40°N以南、90°E~100°E之间(或位于祁连山西侧)且该处气温由四周向中间递增;河西走廊与祁连山脉相邻且气温相对较高。(5分)
(3)地势平坦;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干旱,光照充足;祁连山冰雪融水为灌溉水源。(3分)
本题解析:(1)D是黄河上游段,地形起伏,水流速度快,流水急。流向由低纬到高纬,有凌汛现象。(2)根据地理位置和等温线特征分析地形区。(3)C是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从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