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位于欧洲西部,该地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条件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乙地位于中亚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僵尸较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小题2】甲地区位于欧洲西部,沿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减轻了家地区的寒冷程度;所在海域形成了逆时针环流圈;势力的强弱变化与乙地区降水量呈正相关;与甲地区沿海建设港口关系不大。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右面的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小题1:流经字母A附近海域洋流的名称为(?)?
A.北大西洋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
小题2:影响B地区降水均匀的主要因素是终年受(?)?
A.信风的影响
B.季风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
D.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
小题3:河流C与莱茵河水文特征不同之处在于(?)?
A.水流速度快
B.含沙量大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有凌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判断出该地为加拿大西南部地区,A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
小题2:B地位于北纬40度至60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是受西风的影响。
小题3:C河流与莱茵河同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莱茵河位于西欧平原,地势平坦。该地位于科迪勒拉山系,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的流速快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B.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参考答案:
【小题1】CD
【小题2】AC
本题解析: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中①是火山喷发释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是植物呼吸作用所排出的二氧化碳,①②是自然原因产生的二氧化碳,图中③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致使二氧化碳间接增多,图中④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③④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由于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故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③④。
【小题2】此题考查水循环,需理解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它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补充和更新;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不断转化与物质的迁移;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传输,促进不同纬度热量收支平衡。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两地洋流的性质分别为
A.暖流、暖流 B.寒流、寒流
C.寒流、暖流 D.暖流、寒流
【小题2】字母C处气候的特征为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高温少雨、夏季低温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多雨
【小题3】字母D处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现象有所不同,表现为
A.降水东侧大于西侧
B.温度东侧高于西侧
C.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D.东侧为水稻种植业,西侧为混合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其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非洲南部;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A是非洲东侧的莫桑比克暖流,B是非洲西侧的本格拉寒流;故选项D正确。
【小题2】字母C处于非洲南部沿海,在30°--40°S之间,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处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夏季由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故选项C正确。
【小题3】注意题目要求“自然现象有所不同”,选项D表述的是农业差异,故予以排除;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可知字母D处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排除选项C;但是山脉东侧处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温度相对较低,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