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远 D.纬度较低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由西北向东南受灾的次数逐渐减少。属于气象灾害的是寒潮。选择B项。
小题2:寒潮的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海拔、海陆位置等。甲处纬度低,寒潮南下势力逐渐减弱,影响程度低。选择D项。
小题3:根据寒潮发生的频率可知,寒潮多发生在深秋或初冬。选择D项。?
小题4:本题考查烈度的影响因素。烈度与地震的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等有关。其中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符合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完成6~7题。
小题1: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
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C.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小题2: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南玛都”袭击了我国某省,该省最不可能是
A.浙
B.台
C.滇
D.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台风登陆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云南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受台风影响小。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变化示意图(1973~1997年),回答1~2题。
1、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分别是①强风②干旱③地震④洪水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为减少上述两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减轻其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适宜的是①植树造林②修建水库③加强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④建设护坡工程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图回答问题。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
A.洪涝——6、7月
B.洪涝——7、8月
C.干旱——4、5月
D.台风——7、8月
E.气候变暖
F.红壤的改良
G.大量施用化肥
H.大力兴修水利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是指粮食减产,其位置在季风区,主要就是由于洪涝导致了灾荒,故选A。
2.由上题可知,要想改变洪涝灾害的发生,其措施在四个选项中只能是兴修水利工程,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安徽省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及治理措施。
点评:本题组考查安徽省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及治理措施,还可以通过上述材料考查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农业生产活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