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气与居家生活密切相关,天气预报更为人性化。回答完成下题。1..日照强度气象指数最低,“根本不须防晒”。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2..霉变气象指数最高,达到“大范围霉变”、“严重霉变”的程度,最有可能是3..上海2月某日润肤气象指数为湿润,天气状况大致是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1.一般而言阴雨天气的日照强度气象指数最低,无须防晒;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改编题】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气压形势,图中天气系统逐渐向北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根本动力,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作用相,风向向右偏转(北半球),据此可判断出甲、乙两地均为偏东风(东南风);丙、丁两地均为偏东风(东北风)。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因此四地中乙地风力最大。
【小题2】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天气系统为高压脊。每年7、8月份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此时,华北平原受暖锋影响进入雨季,江淮地区降水稀少,塔里木河因冰川融水量大而处于丰水期。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小题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位于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属热力上升;②从赤道上空吹向30°N上空,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高空西风;高空西风带的形成使得空气在30°N上空集聚,在重力作用下形成③;④从30°吹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信风带。
【小题2】③处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夏季时,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切断。此时,澳大利亚西南部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陆地升温快,因此同纬度陆地纬度高于海洋温度,陆地上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受偏东季风影响,不会形成上升流。
考点: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该图表示的是 月(1或7)海平面及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造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该月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风,气候 ;此时地中海沿岸受 (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 。
3.当D地盛行西南季风时,请说明其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
。
参考答案:
1、亚洲高压 1月 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2、西北风(偏北风) 寒冷干燥 西风带 温和湿润 3、主要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带向北跨越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本题解析:
(1)读图,A处为高压中心,根据所在位置可以判断为亚洲高压;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造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2)1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偏北风),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3)D地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主要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带向北跨越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考点:主要考查了季风气候及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季风气候及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