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1可知,山地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的降水是地形雨。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根据图2中显示的循环过程判断,该循环分布于海洋于陆地之间,而海陆间水循环应为海洋水汽蒸发,陆地形成降水,于图示不相符。图中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应该为夏季风。
【小题2】根据等温线越往北,数值越高,可知图示表示的是南半球,根据“凸高为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海洋的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应该为冬季。
考点:该题考查降水类型、物质循环和等温线。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本题解析: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所以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等压线图位于 (南或北)半球。(1分)
【小题2】图中A、B处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是 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空3分,共4分)
【小题3】图中C、D两处中,C处即将出现 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2分)
【小题4】E处的风向是 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 地,原因是该地
。(共3分)
参考答案:【小题1】北 (1分)
【小题2】B(1分) 原因:B位于低压中心,常出现阴雨天气(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1分),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较小(1分)
【小题3】大风、降温、雨雪(1分) 冷锋(1分)
【小题4】西北(1分) F(1分)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1分)
本题解析:【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低压中心冷暖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可知位于北半球。
【小题2】A处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所以昼夜温差大;B处是低压中心,受低压控制,为阴雨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弱,气温不会太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所以昼夜温差小。
【小题3】C处位于冷锋的前方,即将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甚至雨雪天气。
【小题4】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向着运动方向的右边偏,成西北风;由于F地的等压线较E地密集,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风速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2013年10月12日8时世界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图中虚线是锋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差最可能是( )
A.24
B.9
C.26
D.14
【小题2】此时,③地吹(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小题3】此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
A.狂风暴雨
B.晴朗少雨
C.阴有降雨
D.大风降温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两点之间气压差值的计算方法可参照两点之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d为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n为两点之间等压线的条数;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之间的等压线条数有4条,可得15<△H<25。所以A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上所示:此时海洋上为低气压,③所在的地方受高压控制,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可以判断出③为东南风,所以D正确。
【小题3】从图可知:④地处在锋面气旋的西侧低压槽附近,位于冷锋的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所以晴朗少雨。所以B正确。
考点:等值线中气压差的计算,风向的判断和常见天气系统的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B、C、D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参考答案:
(1)顺
(2)BACD ABCD
(3)夜晚 西北
本题解析:
(1)根据等压面弯曲状况可知:C点气压值大于D点气压值,所对应近地面地点B气压值大于A气压值。再依据空气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的气压值高于高空中的气压值,因此气流从B流向A再流向C,接着从C流向D再流向B,呈顺时针方向。
(2)根据上题分析即可得出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BACD。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中的气温,因此四点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BCD。
(3)A地为低压,空气上升,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夜晚,形成陆风。再依据图中AB两点的气压值高低和方向,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偏向,即可推出A地与B地间吹西北风(风的来向)。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和气温高低排序;海陆风和风向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