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大洲的轮廓可以判断,甲为南美洲,丙为非洲,之间的海洋乙为大西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l)比较图示两区域地形的异、同点,并分析造成两地地形差异的原因。(8分)
(2)a 城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城市。请分析a城及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
(3)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 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2分)
(4)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 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4 分)
参考答案:(1)同:两区域均为高原地形,地势较高
异:甲图所示地区海拔较高,地表崎岖;乙图所示地区海拔较低,起伏和缓
原因: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处,地壳活动剧烈,岩层受挤压多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海拔高且地表崎岖;
乙图所示地区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长期受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海拔较低,且比较平坦。
(2)该地区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价值高,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且组合较好;
该地区人口较少,且远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条件较差;
铁路及机场建设使得该地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该地生态脆弱,地区接待能力较差,制约了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3) 太阳能;地热能
(4)北部河流(亚马逊河)干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水能蕴藏量较小;而南部河流发源自巴西高原,流向拉普拉塔平原,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北部地区为热带雨林区,人烟稀少;南部水电站多大城市、工业区,靠近能源消费地。
本题解析:(1)地形条件应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分布等方面分析,而其成因的差异主要从内外力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分析。(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应从旅游资源的特征、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区域的实际和图示信息,注意区别其优缺点。(3)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地形区分布判断,a城市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故光照强;且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4)影响水能资源开发应从水能资源的蕴藏(河流流量、落差)、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注意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分析思维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注意需要结合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角度分析和答题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四组湖泊中,属于国家交界处的是?(?)
A.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
B.五大湖、维多利亚湖、贝加尔湖
C.咸海、里海、死海
D.五大湖、维多利亚湖、青海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湖泊;A项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内部;错误。B项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内部;错误。D项青海湖位于中国内部;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本土对照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中国的b地地理坐标为(125°E,40°N),则位于美国的b地地理坐标为?(2分)。
(2)读图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美国本土和中国交通及农业发展的影响。(5分)
(3)简述中美两国东部城市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3分)
参考答案:本题共10分
(1)(2分)。75°W,40°N(经纬度各1分)
(2)(5分)
美国临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1分),中国临太平洋(1分),美国海洋交通条件优越(1分);中国比美国纬度跨度大(1分),农产品丰富(1分)。(合理酌情给分)
(3)(3分)
地形平坦开阔(1分),临近海洋,水陆交通便利(1分),开发较早,工农业基础好(1分)。(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中国形状是空白部分与重叠部分,阴影部分是美国范围。图中有100°W经线,根据海岸形状,找到密西西比河河口,经度约90°W。据此根据间隔的长度,估算出b城市的经纬度约为 75°W,40°N。
(2)从图中可以看到,美国临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海洋交通条件好,通达度高。中国东临太平洋,中国比美国纬度跨度大,世界上已知的各种作物大多能在我国找到分布,农产品丰富。
(3)中美两国都是东部人口城市密集,因为两国东部地形主要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开发早,农业基础好。东部沿海地区,又位于河流下游地区,水陆交通便利。温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成熟,适宜人们居住、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对应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地区40°纬度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小题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