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英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反映初婚年龄早,则女性进入生育期较早,间接延长了女性生育期,故会导致较高的出生率。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总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读图“中国历年生育率和抚养比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解读人口红利期的概念。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因此只要找出左侧纵坐标等于50%处画一条水平线,看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的时间段,不难得出人口红利期是1990—2035。
小题2:此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不能误认为人口负债期就要鼓励生育,增加人口。由于人口红利期是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的时间段,则人口负债期是总抚养比大于50%的情况,少儿人口(0~14岁)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增加,因此要优化教育结构,让少年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并强化就业培训,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部分身体健康、力所能及的老年人也可再就业,从而减轻劳动力短缺压力,同时因地制宜,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形成老有所养的社会福利体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目前并不能鼓励生育,更不能恢复到60年代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表数据资料及乙图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8分)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上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5)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6)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参考答案:(1)0.93%?(2)②?(3)低?高
(4)甲组的老龄人口数量较大(且死亡率较高)
(5)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比重比发展中国家高(人口老龄化)
(6)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图12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小题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参考答案:
小题1:BD
小题1: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小题1:从题目所给的图形资料可以看出,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均出现增加,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小题1:从图中分析可以得知:人口增加的地区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移;人口减少地区除了因为人口迁移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加的地区也不一定就是经济发展水平都高,总之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两个方面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受热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