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8分)黔中经济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黔中经济区略图及其部分地区景观图像(图甲)。

材料二:黔中五市产业结构基本情况(贵阳一1、遵义一2、安顺一3、凯里一4、都匀一5)

材料三:近五十年黔中经济区(图中阴影部分)及其附近日照变化趋势分布图(空心圆表示日照时数增加,实心圆表示日照时数减少)
(1)黔中经济区所在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分布有典型的?地貌。(4分)
(2)该区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发展该种交通运输过程中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6分)
(3)黔中五城市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大的是?。根据材料概括黔中五市经济结构的特点。(4分)
(4)黔中经济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分析发展此类工业的区位条件。(8分)
(5)黔中经济区(图中阴影部分)及其附近地区日照的变化规律是?。简要分析导致图中东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云贵高原?喀斯特(或 石灰岩,岩溶)(各2分)
(2)公路(2分)?地形(2分)?滑坡、泥石流(2分)
(3)安顺(2分)?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小(2分)
(4)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或冶金工业)(2分) 有色金属资源(或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煤炭、水能资源丰富,动力充足;装备制造等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3点,共6分)
(5)西南部日照增加,东北部日照减少(2分) 原因:本地矿产资源丰富,冶金工业发达,大气污染较为严重(2分),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根据图中名称和等高线数值判断,该地主要地形区属于云贵高原。典型地貌是喀斯特(或 石灰岩,岩溶)地貌。
(2)根据地形特征判断,该地最主要交通方式是公路运输。这主要是云贵高原的特殊地形造成,溶洞、地下河多,修铁路难度大。交通线修建过程中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读材料二图,根据材料和图乙中的图例判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大的是是安顺,超过60﹪ 。由图乙判断,黔中五市经济结构的特点是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重大,第一产业占比重小。
(4)根据图甲分析,该地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原料充足靠近原料产地。煤炭、水能资源丰富,动力充足,可以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装备制造等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所以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或冶金工业。
(5)读图丙,可以看到西南部日照增加,东北部日照减少。该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集中,在东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冶金工业发达,所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日照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结合下图回答:

1.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录音机制造工业? C.航天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工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迁出地环境优美? B.迁出地资源丰富? C.迁入地市场潜力小? D.迁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1.B
2.D
本题解析:该工业部门按时间一次出现在美国、日本、中国,按产业转移规律,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录音机制造工业,钢铁、航天还未出现这种转移。80年代后潜入我国,是因为我国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资料一:见图1。
资料二:见图2。
资料三:见图3。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等。(3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4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3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