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A.汛期短 B.含沙量大 C.水能丰富 D.径流量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我国的河流。
小题1: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甲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
小题2:珠江流域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雨季长,河流汛期长;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好,故河流含沙量较小;由于河流流量大,且河流流经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故河流落差大,反映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3:该河流流域上游由于地势起伏大,且植被破坏严重,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故水土流失严重,而形成了严重的石漠化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该区域有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丙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小题2:关于图中河流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水量和含沙量大
C.流出源地后水量逐渐减少
D.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小题3: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⑥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地区为我国黄河上游,宁夏平原附近,故甲山脉为贺兰山,与我国2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故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景观的分界线,A错误;丙所在河流为黄河,黄河断流在下游,B错误;图示乙位于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C正确。
小题2:图示河流①发源于祁连山区,向北流入沙漠,故属于内流河,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水源补给,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少。
小题3:影响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交通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西藏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西瓜,如果直接“铺”在地上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A.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西藏地区海拔高,地面温度低,西瓜容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不利于西瓜的生长成熟。大棚内的温度比地面高,“挂”着,避免与地面接触,可以保证西瓜生长有适宜的温度。A对。西藏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困难是低温、冻害,这里地广人稀,西瓜架起来,只能是投入更多一些,B错。西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河湖众多,并不干燥,在大棚内,水分蒸发很少,C错。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叶子,不是西瓜,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表1资料,回答问题。
表1?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四省区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大的是江苏;耕地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水资源总量最丰富是四川;因此选A。
小题2:城镇人口加乡村人口是总人口,因此城镇人口比重小,乡村人口比重就大。其他的不存在这个关系。
小题3:①省西部是横断山区,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②省为黑龙江,纬度高,热量不足,不能种植棉花。③省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二熟。④省是河西走廊,依靠地下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与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