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20-01-16 06:31:10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读下图“亚洲东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的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隆冬季节 ? B、冬春之交 ? C、春末夏初 ? D、秋末冬初 (2)图中锋面在图示位置较长时间徘徊,形成特殊的___________天气现象。此时,从农业与气候两方 ? 面考虑,下列地区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填字母:A东北,B华北,C西北,D江淮) (3)2003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严重的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给 ? 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 ? 自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梅雨;B (3)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导致降水量大;河 ? 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南方干热天气的成因主要是:长时间受副高(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下图左侧是我国台湾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右面两图分别是台北和台中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产业转型通常包括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因劳动力不足、工资高涨等因素影响,大量成衣制造公司倒闭,但也有成衣制造公司成功转型而发展壮大。 材料二 下图是微笑曲线图,“微笑曲线”理论认为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
 (1)指出我国台湾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3分) (2)比较台北和台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异同点并说明主要原因。(6分) (3)运用“微笑曲线”理论,提出台湾成衣产业实现成功转型的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3分)山地多于平地(由四周向中部递增)(1分),东岸多于西岸(1分),北部多于南部(1分)。 (2)(6分)相同点:降水夏多冬少(1分)。 不同点:台北降水季节变化小于台中(1分)。 原因:两地夏季受来自海上湿热的西南季风(1分)以及台风(1分)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台北位于来自海上的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台中位于东北季风的背风坡(1分),台北降水多于台中(1分),季节变化小于台中。 (3)(4分)台湾本地保留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设计环节(1分);加强营销服务,创建品牌,开拓海外市场(1分);低附加值的成衣制造环节转移(1分)到海外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低地租的国家和地区(1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图中等降雨量线数值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说明岛屿东南降水多于西岸、北部降水多于南部;内部多雨沿海,根据河流水系特征可知,内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因此山地降水多于平原。 (2)从两地降水量柱状图不难看出,两地降水均为降水夏多冬少,台北降水季节变化小于台中。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冬夏季分别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时,两地均受来自海上湿热的西南季风影响,加之台风频繁,降水丰沛。冬季台北位于来自海上的东北季风的迎风坡,而台中位于背风坡,因此此时台北降水多于台中,使得台中的降水季节变化大于台北。 (3)微笑曲线显示出研发和营销环节的附加值高于制造环节,因此台湾应保留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同时加强营销服务、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以增加附加值。而对于附加值较低的成衣制造环节,应尽量向海外劳动力丰富且低廉、地租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考点:等值线分布规律、降水影响因素、产业升级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 N点气压( )。 A.较高 B.较低 C.相等 D.不确定
| 【小题2】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 A.东北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500百帕等压面M处向上凸,N处向下凹,故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应在N点的上方,N点的气压低于该点。
【小题2】P点空气应由M地流向N地,因为是高空风,几乎不受摩擦力影响,其最终风向应平行于等压线,又因为是北半球,故风向应垂直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即为北风。
考点:影响气压的因素及风向的判断
点评:由于地面受热不均,水平方向上气压会不同,是空气发生运动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的影响,风向会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沿23°26′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b海域表层洋流的性质和流向是:
A.暖流、向南流
B.暖流、向北流
C.寒流、向南流
D.寒流、向北流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岛屿上河短水急,水能丰富
B.目前对海洋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a区域
C.图示区域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a海域底部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且位于大陆的东岸,可知应该为自南向北的暖流,故B对。
【小题2】目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故B错;图示区域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故C错;a为海岭,火山喷发形成的,故应该为岩浆岩,故D错;图中岛屿面积小,岛上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甲地气温比两侧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 _____。请描述图中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8分)
(2)乙地区属于( ) (2分)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
(3)分析丙地地形区形成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高(2分) 地处黄河谷地,海拔低(2分);
降水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东南向西北夏季风影响程度越来越小(2分)。
(2)A(2分)
(3)断裂下陷(2分),泥沙沉积(2分)。
本题解析:
(1)我国气温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甲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内,地势较两侧低,气温比两侧高,导致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从图中年降水量数值分布可知: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我国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越向西北深入,力量越弱,降水越少。
(2)乙位于图中山脉(秦岭)以南,属长江流域,A正确。
(3)丙地为渭河平原,是在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下陷)和外力作用(渭河泥沙冲积)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
考点:等值线走向及其原因;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原因;流域归属判断;渭河平原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