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完成各题

(1)根据表中资料,绘制上海市产业结构的扇形图。
(2)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该地区发展经济最大的问题是________资源的短缺。
(3)三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________,其产业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
(4)三地区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是______,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表格中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略
(2)上海市;矿产
(3)贵州省;第二产业
(4)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长江三角洲的前缘,我国沿海航线的中心
(5)上海最发达,其次是湖北、贵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东北区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地位于长白山,为?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基地。(3分)
(2)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2分)
(3)简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5分)
参考答案:(1)林业生产?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2)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答对其中2个即可)(3)自然因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水充足;地形多样,山地发展林业,高原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社会经济:人口密度较低;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捷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长白山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松嫩平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呼伦贝尔草原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2)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征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3)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西北和东北
B.华北、东北和西南
C.东北、华北和东南
D.华南、华北和西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图为我国某一区域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试比较A山脉东西两侧气温、降水大小关系,并说明其理由。(8分)
(2)A山脉是一著名自然保护区,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4分)
(3)甲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湖泊产生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气温:冬季东部大于西部,东部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受冬季风的影响;夏季西部大于东部,东部受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遇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多为阴天,气温低,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为晴天,气温高;(4分)
降水:东部高于西部。夏季,东部来自海洋上的东南季风遇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西部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东部受海陆位置影响,距海近,受海洋影响降水偏多,西部受山脉影响,降水少。(2分)
(2)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②保护各种生态系统(4分)
(3)①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塞,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③生物多样性减少。(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主要从影响该山脉东西两侧的不同的大气环流角度分布。(注意冬季的西北风和夏季的东南风影响)。
(2)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3)种植业的发展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主要从大量用水和使用化肥、农药、种植业破坏山区植被等角度分析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1分)读我国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图8),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西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相比的优势条件。(4分)
(2)分析说明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意义。(4分)
(3)分析说明黄河A段的特殊水文现象及发生时段。(3分)
参考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能源资源优势明显,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工资低。(4分)
(2) 打造西部开发的引擎和龙头(带动作用);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促进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4分)
(3) 凌汛,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