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2020-01-16 06:32:3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和面积柱状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④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B.图中②是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C.图中④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但人口密度可超过18 000人/平方千米 D.图中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河南人口密度不是最大的;新疆才是我国邻国最多的(②为西藏);③是新疆,但人口密度比②大。④是澳门面积最小,人口密度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非总人口数量,可排除A选项;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排除B项,选定C项;16亿人是我国人口最大承载量,而非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不是指最高人口,而是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又可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反映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小题2:按照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
小题3: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小题2: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数量永不超过环境容量,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发展下去。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小题3:,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以下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低的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环境承载力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