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位于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右图可以看出,EF处为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河谷,其岩层从中心向两翼越来越新故A错;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地势南高北低,故B错;④处位于凹岸,侵蚀严重,岸陡水深,适宜建港;②③位于凸岸,易形成泥沙堆积,不适合建港口,故D错应选C。
【小题2】从右图可以看出,该河F岸岸陡水深,说明河流向此岸偏转,因此该河位于北半球,故A错;该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河流南北流动,不同河段结冰早晚不同,易形成凌汛,故B对;该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全年流量变化大,故C错;根据EF处的地下水流向(由高到低且垂直于等水位线)可知,此时该地始终为河水补给地下水,故D错,应选B。
考点:河流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6分)读新疆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甲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在我国境内的流向。(6分)
吐鲁番盆地最低海拔-154.3米,1975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达49.6℃,被称为我国的“热极”。
(2)分析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热极”的原因。(6分)
图(a)是乙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其岩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3)说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4)评价图中所示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10分)
《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于2012年11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该经济带东起哈密,西至伊宁,通过与中亚和欧盟的合作,建立外向型加工基地。近年来,番茄制品、石化产品、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5)简述天山北坡经济带建立外向型加工基地的社会经济优势。(8分)
参考答案:
(1)冰川、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自东南向西北。(6分)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海拔低,气温高);植被稀少,夏季陆面升温快。(6分)
(3)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长期在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下形成。(6分)
(4)优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景观独特性强;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6分)
不利条件:景点分散,集群状况较差;干旱地区旅游环境容量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远,远离客源市场等。(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
(5)有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边境口岸,中亚和欧盟国际市场广阔;有第二欧亚大陆桥和公路等,交通较便利;特色农产品为加工业提供原料;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力量逐步增强。(8分)
本题解析:
(1)河流的补给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①降水补给,这种补给量一般比较大,因气候不同而不同;
②高山冰雪融水,温度最高时补给最多,一般分布在高山高原有长年积雪的地方,夏汛明显;
③季节性冰雪融水,一般是春季融雪,因此,春汛较明显;
④地下水补给,这种事最稳定,但是补给量最少的类型,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结合以上分析,甲河位于我国西北高山地区,主要水源有冰川、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图中山脉可判断该河流自东南向西北。
(2)影响温度的因素:
①纬度,决定了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的长短,从而决定了该地获得的热量的多少;
②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③大气状况: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
④海陆位置:距海近,冬暖夏凉,居内陆,冬冷夏热;
⑤洋流,暖流,温度高,寒流温度低。
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海拔低,气温高);植被稀少,夏季陆面升温快。
(3)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①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常见岩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
③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材料提到该处岩石层状结构明显,故判断为沉积岩。形成沉积岩说明此处发生沉积作用,地势较低。从图片来看,岩石已经不完整,当地干旱风力作用显著。
(4)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考虑因素:旅游资源(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交通、市场距离、基础设施等。市场距离需要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评价提示我们需要说出优点和缺点。
(5)天山北坡经济地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说明有政策支持。资料提到“与中亚和欧盟的合作”,结合图知道有“靠近边境口岸”这个优势。通过“番茄制品”可得出原料丰富的优势,文中最后能得出科技水平逐渐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判断图示地区的南、北半球位置,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2)描述此季节图示陆地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3)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a处可能为变质岩
B.b处地下不可能找到石油
C.c处可以挖南北向的地下隧道
D.c处比b处易被侵蚀
(4)近年来,d处河流三角洲向海洋延伸的速度明显加快,推测其最可能成因。(2分)
参考答案:
(1)南半球。(1分) 理由:地处大陆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沿海地区有亚热带常绿林(2分)
(2)气候特征:温和湿润(1分)
理由:海洋等温线向南(较高纬度)弯曲,陆地等温线向北(较低纬度)弯曲,表明时值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3分)
(3)A(2分)
(4)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速度加快。(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洋流的方向。地处大陆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同时河流自东向西流向海洋,入海口位置向左偏。
(2)30-40°大陆的西海岸,分布的是地中海气候。海洋等温线向南(较高纬度)弯曲,陆地等温线向北(较低纬度)弯曲,表明时值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3)b处为背斜,石油分布在向斜中;挖隧道应选择背斜b。b的顶部受张力,容易侵蚀,c部槽部受挤压坚硬。A处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可能发生变质作用。
(4)三角洲的延伸速度加快,主要是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以及河口的泥沙堆积增加对河水顶托力增加,流速减慢。
考点:等高线判读;气候类型的应用;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新疆地区地貌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小题2】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吐鲁番盆地是地壳陷落形成的,天山山脉是内力抬升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
【小题2】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甲地位于乙河流的上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地质构造与下列地理事物成因相同的是
A.庐山、泰山
B.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C.死海、贝加尔湖
D.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小题2:研究发现,近年来乙河流河口地区泥沙堆积明显。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该流域降水量减小
B.乙河流流速减慢
C.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大
D.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因地壳的水平挤压形成的。庐山、泰山为断裂上升;死海、贝加尔湖、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都为断裂下陷;而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地壳的水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故选B。
小题2: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减少,河口泥沙会堆积减少;乙河流速减慢,携带泥沙减少,河口泥沙堆积减少;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大,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减少,河口泥沙堆积减少;而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入海的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在河口的堆积明显。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