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9分)

(1)a、b等压面气压较高的是? (字母)。
(2)BC两处中,形成高气压的是______(字母),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字母)。
(3)把上图的线段都标上箭头表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4)若该图表示海陆风,且B表示海洋,此时应该是??、或 ?;若表示白天的山谷风,则?(用字母表示)表示谷地;若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则?(用字母表示)表示城市。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B;? B?
小题3:(2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各一分)

小题4: 白天、夏季(可对调);? B;? C
本题解析:
小题1: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
小题2:等压面的弯曲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B处气压较C处高,则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故说明近地面气温较低。
小题3:根据B处气压较C处高,判断水平气流由B流向C。B处近地面为高压,判断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C处近地面为低压,判断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进而形成环流即可。
小题4:若该图表示海陆风,且B表示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判断海洋较同纬度的陆地的气温低,故判断为白天或者夏季。白天的山谷风,山峰气温较山谷高,故山峰盛行上升气流,为C处,而山谷气温较低,故盛行下沉气流,为B。若为热岛效益,城市为热岛,始终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C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等压面弯曲的基本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注意应用基本规律解题可使复杂题变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成为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温室气体,它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看景观图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所需光热及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太阳能外,请再例举两个绿色新能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据报道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试分析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更多地有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进而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2、使冬季的太阳光热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光照条件较好;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能源需求量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深秋晴朗的夜晚,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会在地头焚烧秸秆等以防霜冻。这样做的目的是
A.燃烧秸秆产生热量,保护地温
B.浓烟增强大气逆辐射
C.秸秆燃烧后的灰尘作为肥料养地
D.浓烟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保温效应。烟气能加强大气逆辐射,使保温效应好,故能防霜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中午12时
C.14时左右
D.0时左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影响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虽然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正午12时,但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当太阳辐射把能量传给地面,地面辐射把能量传给大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近地面气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d
B、b>a>c>d
C、c>b>d>a
D、c>d>a>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