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环节①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气温高,蒸发量大;环节②为降水,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7月降水量较大;环节③为地表径流,地中海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量少,地表径流量小;环节⑥为植被蒸腾,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月为南半球冬季,此时开普敦温和多雨,植物蒸腾弱。
【小题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为环节③;跨流域调水可以减少环节的水量;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⑤的水量;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下渗。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小题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提供了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统计图、区域水系图,从而推断河流搬运能力、湿地对径流的调蓄作用
小题1:要解决“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与其有相关联系的河流的径流量,并且与径流量呈正相关,根据题目应选择河流径流量最少的时期,图形中的曲线代表径流量,时期为11月至次年1月。
小题2:甲地所处的位置明显位于沼泽地,沼泽地具有较强的调节径流的功能,使流经的河流的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
点评:本题在要正确的在图形中获取信息,注意图例与图形的对应,在此基础上调动径流量与搬运能力的关系、沼泽湿地的调蓄知识,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7题不注意,很容易选错,但8题又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完工。“南水”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并最终注入密云水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沟通流经北京市五条水系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水量,促进水能资源开发
B.解决北京全市区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
C.最大限度地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
D.促进北京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小题2:“南水”最终注入密云水库,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利于调控
B.改善水质
C.提高发电量
D.扩大养殖水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生态用水,从而达到绿化美化北京城市环境的目的。选项C正确。
小题2: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水源地,利用密云水库,可以调解北京市的用水量。“南水”进入密云水库主要是为了利用水库调蓄径流的作用。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 b c
B.b c a
C.b a c
D.c b a
小题2: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堰塞湖形成后b地被淹没,所以b地影响最大,c位于堰塞湖下游,存在不安全因素,容易受洪水影响,a的影响程度最小,所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b、c、a,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2:图中聚落主要沿河谷分布,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所以聚落主要沿河谷分布。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考查了地形对聚落形态分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S、T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位于山谷中
B.T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S点的海拔比T点高
D.在S点一定能看到T点
小题2:图中,箭头指示海拔增大的方向,则经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的绘制,都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