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16.5° B.20° C.23.5° D.50°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判断。
小题1:根据图示四地的昼长变化幅度:昼长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高,故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④③②①,故C项正确。
小题2:根据④地的昼长变化幅度达24小时,故判断④位于极圈以内,故当地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而当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冬至日(南极圈内)或夏至日(北极圈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0°,即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计算当地纬度为73.5°;则④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16.5°;
小题3:根据③地昼长变化幅度为6小时,故一年中昼长最长应为15小时,而最短为9小时,若③位于南半球,则6月22日前后,当地的昼长达到最短即9小时,则计算日落时间为16时30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14日“嫦娥三号”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着陆经纬度为:19.51°W,44.12°N。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玉兔号”着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着陆前穿过了层层大气
B.着陆点位于月球雨海的海水面上
C.着陆时最好选择在山谷地区
D.着陆点所在的纬线圈比地球上同纬度的纬线圈更短
小题2:“嫦娥三号”升空时,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太阳直射点正向13°S移动
B.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土壤中水分最多
C.此时美国旧金山太阳在东南方向
D.福州的夜晚比北京更长
小题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
A.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突出
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C.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D.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所以选项A、B错;着陆点要求平坦开阔的地形,以平原地形最有利;因月球体积比地球小得多,所以纬度数相同,地球上的纬线比月球的要长很多。选项D正确。
小题2: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18.3°S并正在向南移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应该为炎热干燥的季节,土壤中水分含量少;北京时间1点30分时,太阳直射77.5°W,太阳位于旧金山的东南方向上;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南夜越短。选项C正确。
小题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西昌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所以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突出,是错误的。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下图日历反映的信息,完成问题。
1.春分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春分时刻,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3.这一天,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23°26′N,120°E
B.0°,108.5°W
C.23°26′S,108.5°W
D.0°,120°E
E.180°经线,0°经线
F.180°经线,120°E经线
G.180°经线,41.5°W经线
H.180°经线,71.5°E经线
I.我国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小麦
G.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天安门升国旗时间为7点14分
华北地区遭受沙尘暴袭击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0°,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则为12时所在的经线,利于北京时间为3时14分计算即可。
2.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和180°经线,0时的经线可根据北京时间为3时14分计算。
3.此时为北半球春季,华北播种小麦为秋季,A错误;北极圈出现极昼为夏至日,B错误。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则日出为当地6时,则北京时间为6时16分,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增长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