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回答题。1.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D.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E.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F.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G.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H.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2、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问题。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2.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
B.交通通达度
C.资源丰富程度
D.人均精神消费量
E.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必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F.“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G.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H.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单选题 如图是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地租水平高低排列正确的是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丁>甲>丙
E.甲
F.乙
G.丙
H.丁
4、单选题 读图“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1.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2.图中②阶段城市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E.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F.与周边地区温差减小
G.工业污染日益减轻
H.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5、单选题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2.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E.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F.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G.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H.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