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欧洲海岸线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境内无长河;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所以航运便利;降水充足,水量充沛。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冰川作用分为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为冰川堆积作用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和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是因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形成,是内力作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瑞典纬度高,白昼时间短,可以欣赏到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东南亚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现状,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_______ 和? ______?。(4分)
(2)该地区旅游业发达,试分析其原因。(8分)
(3)该区域是泥石流多发区,试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2)1该地区热带岛屿、热带雨林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结合,旅游资源丰富;2位于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交通便利;3距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近,市场广阔,4旅游服务业发达;5各国都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3)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岩层破碎;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热带雨林破坏,地表失去植被保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北欧主要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该区域人口稀少,经济发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北欧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芬兰森林资源丰富但矿物能源匮乏,近年来该国大力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降耗及减排环保)快速发展,并超越森林工业成为第二支柱产业。
材料三:北欧国家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2012年)
| 国家 | 总指数(排名) | 分类指数 (排名) | ||
| 基础设施 | 效率增强 | 创新与成熟度 | ||
| 芬兰 | 3 | 4 | 9 | 3 |
| 瑞典 | 4 | 6 | 8 | 5 |
| 丹麦 | 12 | 16 | 15 | 12 |
| 挪威 | 15 | 9 | 16 | 16 |
| 冰岛 | 30 | 30 | 36 | 24 |
参考答案:
(1)北冰?冰川(冰川侵蚀)(4分)
(2)苔原(极地)气候?(北大西洋)暖流(4分)
(3)南(2分) 纬度相对低,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每点2分,满分4分)
(4)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缺;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森林工业的依赖;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有利于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每点2分,满分6分)
(5)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好;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社会管理水平高,效率高;教育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每点2分,满分8分)
本题解析: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西海岸受冰川作用,破碎曲折且多峡湾。
(2)冰岛位于高纬地带,北部沿岸为极地苔原气候,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因而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
(3)读图可知,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人口集中分布在本国的南部地区,由于三国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纬度相对低南部地区,气温较高,气候较适宜,再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这些是三国人口集中分布在本国的南部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4)此题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清洁技术产业”,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清洁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降耗及减排环保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回答,就能得到芬兰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意义,发展再生能源,缓解能源紧缺。节能降耗则可以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减排环保则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
(5)根据材料三表中数据和指标,可知北欧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世界前列主要与基础设施、效率、创新等方面有关,竞争力指数排名都靠前,有由于题干的提示“该区域人口稀少,经济发达。”所以北欧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效率、创新和经济发达四个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②多草原、荒漠景观?③湖泊众多,以外流河为主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与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盛行风
D.植被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湖泊等分布判断,甲图位于里海周边地区,乙图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西部,故A区域为里海沿海平原地区,B区域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两地都位于大陆内部,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植被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③错误。
小题2:图示C地位于高加索山脉一带,由于离大西洋、地中海较近,故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受该地区山脉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而降水分布与植被的关系不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方法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