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运输
C.政策
D.科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鲜花是不适宜长时间储存的产品,因交通的发展,使鲜花能够及时销往较远的市场。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鲜花生产因素的变化,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鲜花是不适宜长时间储存的产品。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深刻改变。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  材料二下图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
? 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稻;小麦;
?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玉米混作
? 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地肥沃;水资源较丰富。(3)热量
(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某草场畜牧业发展中收入与载畜量的时间变化图,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该草场的产草量可以供应15头奶牛正常产奶,如果奶牛数量增加,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就会减少。
材料二:绝大多数牧民家庭的经济活动较单一,养牛收入是其唯一的经济,日常劳作者是围绕养牛产奶活动展开的。市场上牛奶价格下降的时候,牧民为了增加收入只有多养奶牛。
(1)简述该地区01年至04年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1 年到02 年饲养奶牛数量增加,收入也相应增加,02 年到04 奶牛数量增加,但收入下降。草场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大;或土地荒漠化。
(2)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 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建设人工草场,发展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牧民的环保意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6分)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适应性强,在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下,也可以种植并获得一定的产量。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与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1) 指出我国马玲薯分布面积的比重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2) 指出马铃薯优势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结合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其形成原因。(9分)马铃薯的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3) 结合表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马铃薯的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任选其一完成表2内容。(8分)
表1 :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情况比较

表2:(在答题纸表中作答)

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4) 简述该协议的实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5) 依据“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黔(贵)、(1分)宁、(1分)渝(1分)
(2)类型:滑坡、泥石流(2分)?
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1分)地质条件复杂,(1分)地势起伏大;(1分)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1分)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度大;(1分)地处种植区与牧区、林区的过渡地带,(1分)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1分)
(3)
表4
甲: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单产高(产量高)
较湿润、(1分)肥沃、(1分)先进。(1分)
商品率高(1分)
人均耕地多、(1分)地形平坦(1分)(靠近市场、交通便利)
机械化程度高(1分)
大规模经营(1分)
乙: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单产低(产量低)
较干旱、(1分)较贫瘠、(1分)较落后。(1分)
商品率低(1分)
人均耕地少、(1分)地势起伏大(1分)。
机械化程度低(1分)
小农经营(1分)
(4)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2分)多种经营、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2分)增加就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2分)减少饲料和肥料压力,保护了环境。(2分)
(5)邮电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2分)
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家肥施用比重;增加对薯农的财政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气象灾害预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五点中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
(1) 根据图示:我国马玲薯分布面积的比重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黔(贵)、宁、渝。
(2) 马铃薯优势区域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度大;地处种植区与牧区、林区的过渡地带,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所以滑坡、泥石流严重。
(3)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甲地生产特点和条件: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单产高(产量高)
较湿润、肥沃、先进。
商品率高
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靠近市场、交通便利)
机械化程度高
大规模经营
乙生产特点和条件: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单产低(产量低)
较干旱、较贫瘠、较落后。
商品率低
人均耕地少、地势起伏大。
机械化程度低
小农经营
(4) 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有利于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多种经营、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饲料和肥料压力,保护了环境。
(5) 人类的地域联系的方式为邮电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的主要措施有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家肥施用比重;增加对薯农的财政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气象灾害预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