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④加固海岸堤防 ⑤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考察意图:考察自然灾害分类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灾害是地震,其次是洪涝。
小题2:主要是从自然灾害的分类考查。地震和火山就表现特征应属于突发型灾害,而洪涝的形成主要是暴雨,而且时间要长,所以应是突发型灾害。本题关键是掌握灾害的分类并能结合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
①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②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易损性
③工程措施减少易损程度?④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可以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属于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易损程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
雪崩是指覆雪处于一种“危险”的平衡状态下,如果稍微有外力作用,就会失去平衡,造成积雪瞬间倾盆而下的现象。由于春季积雪表面融化,是雪崩最易爆发的季节。某段公路选在终年积雪的山区的L处修建,2010年冬季,该段山区降雪比常年偏多。其剖面图如下图所示。2011年春。在进行公路进行建设时发生大规模雪崩,造成严重灾害。
分析这次雪崩灾害发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该地区旧雪与新雪之间存在不稳定的滑动面;由于2010年冬季降雪较多,形成的新雪厚度较大; 2011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表面融化; 雪水渗透到雪层深处,加大了新雪与旧雪之间的滑动面的不稳定; 同时道路的修建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诱发雪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雪崩的成因,与地质灾害中的“滑坡”有很大的相似性。从材料和图形中可以看出,在“2010年冬季,该段山区降雪比常年偏多”导致积雪厚度较大易引发雪崩;另外“雪崩是指覆雪处于一种危险的平衡状态下,如果稍微有外力作用,就会失去平衡”,而材料中又指出在2011年春进行了公路建设导致了雪崩;2011年春季由于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会透到雪层深处,加大了新雪与旧雪之间的滑动面的不稳定,也是引起雪崩的原因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4—5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小题2:蝗灾是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考察灾害的持续时间及其关联性。
小题1:图中④持续时间最长应该是旱灾(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①的时间很短,是地震爆发的特点。故选B。
小题1:蝗灾的产生是气候异常导致的,与旱涝灾害有关,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