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31.ON,103.4E)发生震级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完成问题1.这次特大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2.特大地震发生时,下面的区时正确的是:3.特大地震发生的这一天,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
B.太平洋板向亚欧扳块俯冲
C.亚欧块块的张裂运动
D.太平洋板的张裂运动
E.70°E为2008年5月12日10时28分
F.东京(东九区)为2008年5月12曰13时28分
G.纽约时间(西五区)为2008年5月12日l时28分
H.本初子午线为2008年5月12日15时28分
I.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G.北京与福州比较,北京白昼时间比福州长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
广州、福州、北京三地的自转角速度不同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查板块分布、时间问题计算和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综合分析。
1.汶川位于横断山区的边缘,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而形成地震。
2.根据北京时间120°E时间为5月12日14时28分,计算其他各地的地方时和区时即可。
3.该日为5月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故北半球昼长液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太阳风
B.耀斑和日珥
C.耀斑和太阳风
D.黑子和耀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
考点:太阳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M行星是2.科学家认为M行星上极可能存在生物,原因是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质量和体积适当
③有卫星绕转?④不停绕日公转3.M与N组成一天体系统,与该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金星
B.火星
C.土星
D.天王星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②④
I.地月系
G.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参考答案:1. B
2. A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
1.图示M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判断为火星。
2.影响生命物质的存在主要从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环境分析。故选A项。
3.MN形成的天体系统以行星为中心,故属于行星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图3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2.由图判断甲乙两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南坡
B.②④表示南坡
C.②③表示北坡
D.①④表示北坡
E.甲地夜长约8小时
F.乙地昼长约8小时
G.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
H.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1小时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纬度为北纬,北半球的南坡为向阳坡,获得的太阳照射时间长,所以②④为南坡。①③为北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北坡坡度为0时的日照时数,判断甲地昼长为8小时,乙地昼长约为11小时;所以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秋分至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春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极出现极夜现象从秋分开始,范围逐渐扩大,到冬至日北极圈全部是极夜现象。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