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水热差异 B.水分状况 C.热量条件 D.土壤差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带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山地自然植被的分布一般有规律更替,大致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有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等变化,根据图示山地海拔及原生自然植被分布,原生常绿阔叶林与原生针叶林之间有可能有落叶阔叶林。
小题2:原生植被被破坏后形成次生植被,如果严重影响甚至消失,最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丁>丙>乙>甲
B.丁>乙>丙>甲
C.乙>丁>丙>甲
D.甲>丙>乙>丁
小题2: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可知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夏季,又根据自然带的基带可确定四地的纬度位置,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昼越长,故选B。
小题2:天山北坡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分布了针叶林;南坡面对干旱的塔里木盆地,水分严重不足,从而缺少森林带,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出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即可作答。
?
成因
分布规律
分布
典例
图示
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
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20°E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
3?
2
1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
?
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悔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为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
?
?
1
?
2
?
3
?
垂直地域规律
?
高山地区从
山麓到山顶
水热状况的
垂直变化
?
各自然带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
?
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
?
?
?
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
?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显著的地区
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沙漠中的绿洲
?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A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荒漠、草原、森林),B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气候。(4分)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它主要受 ?(水分、热量)条件不同的影响。(4分)
(3)本格拉寒流对沿岸热带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 有重要影响,说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
参考答案:(1)森林?热带草原
(2)从赤道到两极?热量
(3)降温减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自然带分布。(1)图示A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带。B位于雨林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2)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则自然带呈南北有规律的递变,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以热量条件为基础。(3)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