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长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 ||||||||||||||||||||||||||||||||||||||
2、单选题 树木的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 ]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地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的自然现象是
[?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3、单选题 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B.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加强环境保护
C.调动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刺激能源消费,加快经济发展
D.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4、单选题 该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E.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F.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G.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H.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5、综合题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下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冈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全球变暖,气象灾害事件增加。研究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降水将会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东南沿海_____________灾害的强度、频率会增加。
(4)应埘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工业区位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