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2010年3月4日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索马里以东海域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3)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A或B)。
(5)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2)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
(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A。
(5)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风浪小。索马里以东海域即北印度洋,该处海域的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考虑;经过马六甲海峡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经过南亚地区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可结合南亚的季风风向分析。冬季南亚受东北风影响,故海水也自东向西流,故为A流向。结合图示的洋流方向和海陆位置,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则形成离岸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则底层海水上升补充,个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海底的大量营养盐类,故浮游生物多,吸引了大量鱼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十余里,冬夏不盈不缩”。直到50年前,罗布泊依然是水波浩淼、飞鸟翔集。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胡杨林树大片枯死,塔里木河水不断后退。短短40多年,塔里木河流程从1321千米缩短到1001千米,罗布泊完全干涸了。
小题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______补给,其径流量随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小题2: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一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气候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材料显示,该地区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其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高山冰雪融水?气温
小题2: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
小题3:人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
小题1: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其径流量大小与夏季气温有关。
小题2:水库的建成,增加了当地空气的湿度,同时也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小题3: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过度行为,导致河流河水后退,流程缩短。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 表中是云南地区两种特有现象,说出其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

本题解析:
(1)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起伏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蚀,是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有许多溶洞,峰林,地下河,铁路修建困难,道路弯曲,桥梁、隧道多,车速慢。汽车相对来说,机动灵活,所以较快些。才有了火车不如汽车快的说法。这里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度季节变化不明显,特别是云贵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这里天气变化大,加上地形的影响,“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要四季衣服同穿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2分)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陇海铁路(线)(1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2)R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较大(1分), 年际变化较小(1分)。
原因:R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 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1分), 夏季水量丰富,冬季水量极少,甚至断流(1分),所以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小(1分),所以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3)人口以迁入为主(1分);流动人口增加( 1分);人口以自发性流动为主(1分);人口流动主要是务工和经商(1分)。(任答3点给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