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H区是著名的_________工业区。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____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4)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参考答案:
(1)鲁尔?
(2)石油(答石油和天然气也可得分)?
(3)D?
(4)B
本题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其他各国相继发展的钢铁工业对以煤炭为基础的鲁尔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鲁尔区为了重新崛起,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科技,利用莱茵河优越的水运条件运进优质铁矿或半成品铁材,发展钢铁工业以及相关的多种工业,使鲁尔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a中甲阴影区与图b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区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油气开采和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工业为其三大主导工业部门;该区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试用你所学地理知识对上述工业特点的成因分别给予合理解释。
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气开采和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工业为其三大主导工业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谷物生长。
(2)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多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区内市场狭小;临近海洋,对外经济联系方便。(两点即可)临近北海油田,邻近世界重要煤产地;靠近钢铁产地(鲁尔工业区),科技力量雄厚;乳畜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西部城市密集(有城市群);海运条件便利;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5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材料三:长三角地区和西三角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__省。
(2)列表比较“西三角地区” 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
?
| 西三角地区
| 长三角地区
|
海陆位置
| ?
| ?
|
地形地势
| ?
| ?
|
资源条件
| ?
| ?
|
(3)西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显著但经济发展互补性强,请简要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合作给双方各自带来的益处。
①对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浙江?江苏
(2)
?
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
海陆位置
内陆
沿海
地形地势
第二阶梯,山地、盆地、高原
第三阶梯,平原、丘陵
自然资源
矿产、能源丰富
矿产、能源缺乏
?
(3)
对西三角的益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获得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对长三角的益处:可以转移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根据图中省区的位置和轮廓判断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2)本题考查区域比较的方法。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形以山地、盆地和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矿产资源丰富。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矿产资源贫乏。
(3)本题考查区域的开放性。对西三角的益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获得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长三角的益处:可以转移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点评: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区域的开放性特征,便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落后地区提高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发展地区提高资源、劳动力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兴建了大批工厂,影响这些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环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开发的政策使特区办厂有许多的优惠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的牛奶为乳制品企业的重要原料,影响此类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
[?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技术
2、若在该地区大力发展造纸工业,带来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土地肥力下降
B.环境质量提高
C.玉米产量减少
D.制约乳制品企业发展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