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13,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____。
(2)②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从投入多少看,④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密集型农业。
(3)字母A、B、C、D代表世界著名工业区,其中C区是 ?(填工业区名称),该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其主导部门是?工业;四个工业区中发展条件相类似的是______ (填字母) 。
参考答案:
(1)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明显的地区专门化生产?劳动力
(3)硅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依附斯坦福大学等科研机构?电子? 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5分)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4分)
(2)甲、乙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止水土流失的加剧?(3分)
(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区脱贫致富?(4分)
参考答案:.(15分)
(1)水稻种植业(1分)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答出3点得3分)
(2)气候因素: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1分)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水量大,常形成涝灾; (1分)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1分)
地形因素: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
(3)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1分)
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1分)
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等),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1分)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2分)山区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农业特点、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某市普查后发现该市自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期间该市人口变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增长缓慢
D.近年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2、该市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是
[? ]
A.计划生育
B.大量吸纳海外移民
C.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D.遣返流动人口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3题。

1、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分别是
[? ]
A.a、c、b
B.a、b、c
C.c、b、a
D.c、a、b
2、结合a、b曲线的变化趋势,推测本世纪前20年我国将会出现
[? ]
A.人口老龄化加剧现象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现象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现象
D.人口年龄结构渐趋典型“金字塔”现象
3、a曲线在1961年前后突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人口超过了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C.我国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
D.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大量死亡
参考答案:1、C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4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4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本题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及农业的区位条件。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时关键是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合经纬度及图例可知该区域为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从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及水源条件去分析。第(2)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干。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有关。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广阔。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棉花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本地区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该区域位于干旱地区,缺少水源,如果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