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玫瑰图”。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约为80°,可判断出①地纬度约为33°S;②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最小时约为5°,可判断出②地纬度约为62°N;③地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等于90°,可判断出③地在北回归线上;④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可判断出④地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综上所述四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②①③④。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沿120°E经线向赤道作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会偏向
A.东南
B.东北
C.西面
D.东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考查地转偏向力,其规律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故沿120°E可以分南、北半球向赤道运动,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判断运动方向向西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在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2分)
(2)左图所示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A、B、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4)右图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的时段是?(多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 D.④—⑤
参考答案:(1)图略(晨昏线与夜半球各1分,共2分)
(2)B(1分)? C>A=B(1分)
(3)23°26′S(1分)?南回归线及其以南(1分)
(4)BC(2分,答对一个得1分)
本题解析:(1)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2)图示AB位于同一纬线上,故越往东日出越早,故B点较A点早看到日出。左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AB位于同一纬线上,故昼长相等。(3)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短;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短。(4)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及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二分二至节气,并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基本方法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FON
C.∠TOF
D.∠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