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问题。1.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2.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E.光照
F.热量
G.水分
H.土壤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塞北和江南的差异主要体现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差异,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造成纬度地带性差异的原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 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②丘陵和低山地区的缓坡梯田? 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 ④沿海滩涂? ⑤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 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⑦北京天安门广场
[? ]
A、①③④
B、②⑤⑦
C、①②③
D、②⑤⑥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8年11月9日14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海拔高程172.58米。175米是三峡最高设计水位。这意味着175米试验性蓄水全部结束,三峡库区出现前所未有的水位高度。但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此完成7~9题。
7.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8.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9.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B.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
C.土壤肥力下降 ?
D.洪涝加剧
参考答案:7.D 8.C 9.B
本题解析:材料显示,三峡水库水位上升,导致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水面漂浮物增加,甚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说明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其中水文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水库能调节地方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马莲河流域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据图可推断

A.前期由于增加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B.中期马莲河径流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
D.三个时期生态经历退化——恶化——持续恶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读图,前期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A错。中期森林、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增多,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会逐渐增大,B错。近期耕地面积减少,森林面积增加,说明在退耕还林,所以生物多样性可能在恢复过程中,C对。在三个时期生态经历是优化-退化-好转过程,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既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是
A.能量
B.物质
C.生物
D.气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