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空间分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渐成常态。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图甲为我国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图乙为A经济圈某农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 B经济圈内某省2008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据图甲,概括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3分)
(2)据图乙,列举四项该农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3)从材料二中看出,与中部和北部地区相比,该省南部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先由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东部沿海转移;再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现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转移。(3分)
(2)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农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温泉、垂钓、采摘、餐饮等第三产业;实行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利用地热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
(3)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粮食产量低。(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根据图中产业转移的箭头判断,我国产业转移的规律是先由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东部沿海转移。再由我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现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转移。
(2)读图乙,该农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农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发展温泉、垂钓、采摘、餐饮等第三产业,改善了产业结构。在各生产环节中,对废弃物实行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地热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3)读表格数据分析,南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说明南部经济发达。南部城市人口数量多,占南部总人口比重大,所以城市化水平高。但是南部粮食产量低,说明第一产业不占重要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中日东海专属经济区示意图,回答:
(1)、石油形成于地质时期的________代,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质构造中__________往往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请代表我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开采春晓、平湖油气田的理由:
参考答案:(1)、中生?沉积岩的面积和沉积岩的厚度?背斜
(2)、①平湖、春晓油气田在我国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②平湖、春晓油气田属于我国大陆架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③平湖、春晓油气田也在日本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中方一侧。因此,我方完全有理由开采上述两地区的油气资源。
本题解析:要寻找我国开采春晓、平湖油气田的理论支撑点,必须充分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尽管中、日两国专属经济区出现重叠,但两油气田既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又在日本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中方一侧。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分)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111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参考答案:(1)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2分)?
(2)C (1分)
(3)价格低(1分) 含油量高(1分)?
(4)AC (2分)?
(5)低(1分)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1分)
农作物生长期短。(1分)?
(6)高(1分)?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占有粮食多(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机械化、水利化建设对地形条件要求高,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其地形平坦开阔,耕地连片,非常有利于大型机械化和水利化建设。(2)大豆喜水肥,故有肥沃黑土的东北平原成为我国传统大豆生产区。(3)从统计数据比较可直接得知美国大豆较国产大豆优势表现在含油量高(19%∶17%)、成本低(1.28∶1.60),故价格低,市场畅销。(4)要使东北的大豆生产走出困境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改良大豆生产条件,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改良品种,开拓市场等多方面综合分析。(5)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因而人均产量多,商品率高,其次受东北平原肥沃黑土、夏季高温多雨等因素综合作用,该区粮食增长潜力大。(6)东北地区的人均谷物产量较南部地区高,主要从人均耕地面积广和机械化水平高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具有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特点的平原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三江平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文化景观》高频考.. |